对海观日(一)
易罡
凌晨梦醒,
海滩漫步。
对着大海,
悄悄的问自己。
我的生命来自于海么?
人的生命来自于海么?
一切的生命都来自于海么?
大海静静的,
有节奏的翻腾着。
好像在问我。
孩子,
你可知道
我是从哪里来的么?
我真不知道从哪里来啊?
看到你,
在对着我静观落日。
孩子:
日出日落,
循环往复;
天天如此,
无穷无尽。
此时此刻,
海风轻拂面。
抚摸我稀疏的白发,
心里顿觉温暖如春。
望着无际的大海,
望着黑糊糊的天穹。
忘切了恐惧,
忘切了时间。
面对东方,
期待着日出。
(二)
幼时,
我住在小院里。
六岁生日的早晨,
外婆带我,
顺着梯子,
登上屋顶。
第一次看日出。
我看见,
一个轮红日,
从东面凤凰山巅缓缓升起
大地一片金黄。
少年时,
周末下午,
我从祁县中学回塔寺村看外婆,
路过昌源河,
回头西望,
瞟见“长河落日圆。”
青年时,
在太原工学院求学,
清晨漫步汾河西岸,
瞅见一轮红日,
爬上东山。
而立之年,
闯海南,
在过琼州海峡的渡船上,
我瞭见那,
海上红日跳起。
海天一色,
霞光万道。
不惑之年,
在京沪线上,
只见日出大江。
写下“大日一出即元恒”的诗句。
在印度恒河畔
我看过丽日挂中天。
在芝加哥湖畔
我见过红日落西山。
……
除六岁外婆带我观日,
在北海
在北部湾
在南海
在银滩。
在海边,
真正的晚霞中,
心无挂碍观日。
说话间,
东方已泛起鱼肚白。
波涛滚滚,
心中涌出。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
古贤佳句。
(待续)
易罡撰于北海癸卯春,正月初四,在北海将养一个月后,精气神初步恢复之际。
感而述之,与君共勉。
2022年董宅将进入保护与挖掘,挖掘与发展工作进入第二阶段。随着太原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等相关研学基地再董宅落地。未来工作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中华大地上的院落式古民居,记载着一个个家庭成百上千年的根魂历史,是留住“美丽乡愁”不可再生的物质基础,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从自身实际出发,探索非保护名录内乡土建筑的合理化保护之路,是山西祁县董宅业主思考和实践的地方。自2017年项目启动以来,已完成了专家考察评估、历史研究、小院故事撰写、数字化测绘保护、古建筑维修、小院活化利用等多个环节,增强了亲友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了家风的传承,故本文记录以供参考。
Copyright © 2023 3kua.com 董宅保护与修缮——全国首个数字化民宅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5056607号-1
未经许可请勿自行使用、转载、修改、复制、发行、出售、发表或以其它方式利用本网站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