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活化
——山西祁县晋商故居董宅历史保护记
Inheritance and Activation:
Conservation of Jin-merchant former residence Dongzhai, Qixian, Shanxi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敖仕恒
关键词:乡土建筑;历史保护;家风传承;晋商董宅;建筑人类学
1 引言
广大中国乡村的老房子,尤其是未能列入法定文物保护名录的那些具有一定历史年代、建筑品质和家族记忆的老宅子,从留住“美丽乡愁”的角度,就需要业主能够自觉地寻求保护传承、乃至活化再用的合理化路径。山西祁县塔寺村董宅(以下简称“董宅”),就是这样的一个自觉性历史保护案例。
董宅已有150多年历史,早年为村内刘姓人家所有,1935年祁县晋商董之鍼(zhēn)购为家宅,在其后的70多年中均为董家居所,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近年,董之鍼次女董承莲,为让从小生活在董宅的儿子张学栋先生(建筑学专业、高级建筑师)作民居研究,故特将董宅买下。
董宅是一座单进式单坡院落建筑,一正两厢一门格局,坐北朝南,传统砖木结构形式,占地面积200平方米。其规模上、装饰上虽不及乔家大院等大型晋商民居,但此宅青砖灰瓦,建造密实,脊饰花窗,制作精良,是晋中地区典型民居的基本单元,体现出一种朴素庄敬之美和醇和晋商之风(图 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017年初,张学栋先生启动董宅的恢复保护项目,会同有关专家学者推进恢复保护工作,至今已近5年。
2 价值判定
2.1 董宅是晋商院落集群中的一座普通小院
2017年8月20日,张学栋先生撰写《董宅是什么?怎么用?》文章谈到:
每个当时经过努力的普通晋商就可以买得起,盖的起(据说董宅是上世纪初外公董之鍼花500大洋从刘姓家买入)的普通宅院,其结构标准化、建筑程式化、空间序列化、功能规范化,犹如馆阁体书法,美亦美但内敛端正、敦实厚重,藏风聚气、挡沙防寒,温暖恬静,对出生入死、闯荡江湖,漂泊无定的青年晋商,宜居小院就是其精神归宿、心灵港湾,就说其挚爱所系、牵念所在。因此,晋商闯荡天下的“动”与小院修身养性的“静”,就是其心灵和谐的太极,念根敬祖的恒道。如此,动静有常,相互依存,构成了刚柔相济,阴阳互补的生生、生长、生活、生产、生态、生命晋商“六生”世界。
笔者的粗浅理解,上述说明了董宅具有研究特定历史时期晋商社会群体不可忽视的科学价值,不妨归纳为六个方面:
(1)为普通晋商的民居(经济学、社会学维度);
(2)为晋中标准化的三合院形制(建筑学维度);
(3)体现为功能和审美相统一的宜居性(艺术学、美学维度);
(4)均承载晋商人居文化内涵(历史学、文化学维度);
(4)同为晋商的精神归宿和心灵港湾(心理学、生命学维度);
(6)体现了晋商生涯的“六生”世界(哲学、人类学维度)。
2.2 董宅小院是一个时间流变的信息容器
董宅保护启动初期,张学栋先生创作了《庭院时间流变图》(图 5),围绕董宅之“物”,随着四方展开,由近及远带入不同层次的历史信息。小小的董宅,远与三皇五帝、甚至无尽的时间都是密切相关的,体现了小院的历史价值:
(1)“董宅”—“物”:历史遗物的存在,损失不可再生,缺乏对历史存在追溯的凭据。
(2)“清”—“晋商”—“生活”—“精”:小院是清代晋商生活精髓的缩影,晋商是小院的文化灵魂。因晋商闯荡天下而拓展了小院的外在世界;其次,晋商文化是三晋文化在帝国晚期的一面旗帜,故又因晋商传承了地域文化。
(3)“唐”—“三晋”—“故事”—“文”:这一切都以唐代名人辈出、文化鼎盛这一标志性历史阶段作为基础。
(4)“尧舜禹”—“三皇五帝”—“历史”:并可以将这方人文上追至五千年的深厚沃土,这是文化自信的根源。
图 5 庭院时间流变图(张学栋)
2.3 耕读传家的董宅体现文化混一的书院气质
张学栋先生创作《四像格局研究图》(图 6),剖析董宅“庙”、“书院”、“庭院”三个基本功能:
(1)“庙”:在居住空间中安置祖先崇拜、神灵崇拜的内容,与“山”、“水”、“灵”的要素对应,体现“灵融山水”的特点,代表精神境界升华的可能性,故为“升华境”。这是佛、道、儒等文化对传统社会的综合影响。
(2)“书院”:从日常的“洒扫、应对、进退”到读书讲诵,耕读传家,讲究不断学习进步,注重现世的优化提升。与“山”、“水”、“人”的要素对应,体现“人融山水”的特点。这是书院气质的关键,故为“修为境”。
(3)“庭院”:既是建筑与自然沟通的要道,又是家庭生活、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的场地,与“自然”、“聚落”要素对应,人文融于庭院,山水回归自然,生活颐养天年,体现“聚落融自然”的特点,故为“生活境”。
“灵”、“人”、“聚落”三个层面,是人文存在的三个维度,犹如华严家所说的正觉世间、眷属世间和器世间的圆融,反映了小院保护的文化价值。
图 6 四像格局研究图(张学栋)
2.4 过程培育亲友对“家”的认知和情感
激发亲友对“家”、“乡土”的认同感是家风传承的前提。张学栋先生基于对董宅的观察,将“家”的层次表达为“院、县、省、国、地球”五个层次(图 7)。
图 7 家的层次图(张学栋)
人生就在这个五个层次中来回地穿梭。人出生于家庭,家宅、村、镇、县、市、省、国,乃至地球,都可以成为标定一个人社会来历的坐标,从而成为区别他方的乡土符号。家是人生的港湾,家是一个人社会交往的前提。保护家宅,就是在保护族群和谐共生的纽带,体现保护工作的社会价值。
3 研究与策划
3.1 开展多样研究
3.1.1 研究的四个维度。张学栋先生策划董宅研究,从“实物董宅”、“ 人文维度”、“ 图像董宅”、“可持续董宅”四个维度展开。
“实物董宅”维度包括:(1)追溯沿革,(2)实地测量,(3)建筑考析,(4)环境研究,(5)人文研究,(6)历史研究,(7)主人研究,(8)保护研究,(9)恢复研究,(10)利用研究。
“人文董宅”维度包括:(1)我眼中的,(2)主人眼中的,(3)学者眼中的,(4)外国人眼中的,(5)艺术家眼中的,(6)商家眼中的,(7)邻居眼中的,(8)政府眼中的,(9)晚辈眼中的,(10)文学家眼中的。
“图像董宅”维度包括:(1)易罡眼中的,(2)董宅与易经,(3)董宅与道德经,(4)董宅与金刚经,(5)董宅与礼记,(6)董宅与尚书,(7)董宅与金石录,(8)董宅与马世龙,(9)董宅与心学,(10)董宅与图·像思维。
“可持续董宅”包括:(1)实物与精神,(2)建筑与环境,(3)建筑与文化,(4)建筑与晋商,(5)建筑与居者,(6)建筑与生活,(7)建筑与图腾,(8)建筑与文脉,(9)建筑与民俗,(10)建筑与创造力。
3.1.2 回忆录与家谱。邀请长辈亲属撰写回忆录,收集整理家谱信息,逐步推进家谱工作。
3.1.3 创作小院故事。张学栋先生创作《小院故事》(笔记体、80回、25万字,图 8),以董宅历经清末至新中国的社会变迁为历史背景,以“我”(董家外孙)的视角,回溯了小院主人(外公)走西口、千里行镖、回乡养育后代的故事,以及外孙在小院中出生成长,乃至外出求学、工作,不断地对小院心有感悟的故事。即,从外婆、亲友讲外公的故事说起,到外孙、外婆与小院的故事,最后以外孙与小院的故事结束,展现一个普通晋商家庭130年来的演变历程,极度丰富了自家小院的文化内涵,增加了小院历史的形象度和认知度。
图 8 《小院故事》书影(张学栋)
3.2 策划适宜的新功能
董宅清理和修缮工作结束后,即将走进着新的生命历程。关于新功能的策划,张学栋先生认为:
这是一个小院后人当下的心愿,是一次留住乡愁的努力尝试。没有惊天动地的梦想,没有不同凡响的投资,没有事先指标和明确的回报,没有追加画蛇添足的功能。
董宅,
将是一个晋商个案的陈列室,(晋商镖师董之鍼陈列室。笔者注。)
将是大学生看民居的实验室,(方便大学生考察周边古民居的实验基地。笔者注。)
将是易像与建筑的展示空间,(墙壁图像作品展示。笔者注。)
将是公益性青少年学习基地,(本村青少年图书室共建。笔者注。)
将是可持续发展炕头对话坛。(利用土炕定期举办炕头对话活动。笔者注。)
以上功能将充分利用房屋空间布局,可以相互重叠。相关工作正陆续展开。
4、修缮
4.1业主的思考
张学栋先生认为,修复的原则是以真诚心面对,以崇敬心梳理,以平等心论证,以慈悲心修复。鉴于项目的难度,不刻意设计,请当地匠人就地取材,以老手艺、老套路、老办法局部修缮,不赶时间急就章,在朴实无华中恢复其元气,在修旧如故里修生养息。不带功利去做,就是想修、就是喜修、就是愿修、就是要修。这是董宅保护的初心。
4.2专家的建议
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李志荣教授研究建议,应聘请当地的民间工匠(好把式、能工巧匠)以手工的方式,一点一点地、用一年的时间精心推敲,精雕细琢慢慢修复;以西厢、东厢、街门、正屋为序列,从屋顶、到窗、到墙体、到地面,以当地传统工艺完成修缮;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最大限度不伤害建筑原貌。
4.3修缮实施情况
基于上述修缮理念和原则,从环境清理到传统工艺修缮,董宅的恢复工作得到了有条不紊地开展。主要节点记录如下:
2017年1月,开始收拾整理董宅小院、贴春联,逐步唤醒庭院生机。
2017年5月,在北京召开董宅保护与恢复研究专家座谈会。
2017年7月,组成董宅保护与恢复工作的太原志愿者小组,组建现场工程管理小组。
2017年7月,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团队二次赴山西祁县董宅测绘,建立数字化董宅,促进保护深入研究。
2017年9-10月,修复董宅外墙及入口地面。聘请本村工匠,以传统手艺完成西墙保护性修缮。
2018年4月,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李志荣教授指导的张广黎董宅首篇硕士论文完成。
2018年12月,董宅屋顶维修工作开始,采用当地的修缮做法,尽可能做到修旧如旧(图 9、图 10)。
4 结语
山西祁县晋商故居董宅并非文物建筑,也不在历史文化名村之内,然其本身的建筑历史品质促使业主投入丰沛的情感来进行保护和恢复,社会各界友人也给予了广泛关注和热情支持,数支高水平的专业团队投入研究和指导,这是前所未见的建筑保护事件,反映了时代的进步和社会对乡村历史保护的高度重视。
当今文化遗产保护的语境,注重不改变现状、最低限度干预、使用恰当的技术、防灾减灾等原则,强调保护对象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文化传统的保护。可以说,董宅的保护实践,不仅符合了上述理念,更难能可贵的是,该项目融合了许多地域特色和本土智慧,保护过程也充满着艺术感和生活气息。
随着疫情的结束,董宅后续布展、书屋、实验室、炕头对话等活动将陆续展开,我们衷心祝愿此别具一格的董宅之路越走越好!
致谢:
感谢张学栋先生、李志荣教授、薛义教授、张广黎老师、杨国超老师对本文写作的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吴良镛. 中国人居史[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4.
[2]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推荐.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15年修订)[S].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15.
[3] 张广黎. 山西祁县塔寺村晋商故居董宅调查研究[D]. 浙江大学, 2018.
[4] 张广黎. 祁县董宅、晋商故居[J]. 建筑, 2019(09): 63-65.
[5] 张学栋. 董宅是什么,怎么用[EB/OL]. http://www.3kua.com/2017/08/20/344.html, 2017-08-20.
[6] 张学栋. 董宅——未来[EB/OL]. http://www.3kua.com/2017/08/06/342.html, 2017-08-06.
[7] 董承杰. 忆我的父亲董之鍼[EB/OL]. http://www.3kua.com/2017/04/19/316.html, 2017-04-19.
[8] 张学栋. 董宅的四个维度[EB/OL]. http://www.3kua.com/2017/06/28/337.html, 2017-06-28.
[9] 张学栋.董宅保护与恢复调研组祁县行1札记[EB/OL]. http://www.3kua.com/2017/07/31/341.html, 2017-07-31.
[10] 张学栋. 图·像思维-对自然·人·社会和谐共融观的整体感悟[M]. 北京: 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
2022年董宅将进入保护与挖掘,挖掘与发展工作进入第二阶段。随着太原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等相关研学基地再董宅落地。未来工作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中华大地上的院落式古民居,记载着一个个家庭成百上千年的根魂历史,是留住“美丽乡愁”不可再生的物质基础,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从自身实际出发,探索非保护名录内乡土建筑的合理化保护之路,是山西祁县董宅业主思考和实践的地方。自2017年项目启动以来,已完成了专家考察评估、历史研究、小院故事撰写、数字化测绘保护、古建筑维修、小院活化利用等多个环节,增强了亲友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了家风的传承,故本文记录以供参考。
Copyright © 2023 3kua.com 董宅保护与修缮——全国首个数字化民宅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5056607号-1
未经许可请勿自行使用、转载、修改、复制、发行、出售、发表或以其它方式利用本网站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