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习作 >

董宅研究系列之《小院故事》第八十回:布和妙喻“行镖路”,春回小院马蜂鸣

2021-09-22 10:45:35   作者:三跨网
天生悠悠一水间,自在管它风雨狂。佳时照见员外郎,率性交融两相忘。

image.png

第八十回

布和妙喻“行镖路”,春回小院马蜂鸣

2012年初冬,我终于收到布和从美国的来信,此前经包头董外婆牵线搭桥,我和布和他们已建立了联系。由于毕业后他不知道我去四川德阳“自谋生路”,后来听人说我在海南,也曾通过人打听过,又听人说我又到广西工作。可能是过于颠簸的缘故吧,彼此近乎失联。

布和的信中说:“在佛罗里达州迈阿密有一次上网,看到了新华网报道,5月29日,跨学科跨领域研究专家座谈会暨受聘见证仪式在北京大学政府管理研究所举行。因其‘图·像思维理论’在跨学科跨领域思维创新研究方面的成就,张学栋被国际跨领域高级研究院(ATLAS)聘请为首批院士。”

信中他对我表示祝贺,同时详细告诉了他家的一些情况。大儿子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读物理学研究生,小女儿在迈阿密大学修艺术创意设计,都兰和他都在一家佛罗里达州的中国公司工作,他自己在一家跨国公司工作。他说没有想到在太原工学院没有实现的梦想,在新一代如愿以偿。

布和还像上大学时一样,喜欢用大江大河归类,他告诉我,羊皮画后来陆陆续续收集齐了,一共有大大小小48幅,记录了董镖师和巴特尔他们20多年每一次行镖的路线图,其中有10幅,注明了外公往返山西祁县的时间和路线。

布和仔细测算,把外公他们行镖往返最长的10条路线,分别以世界上十大最长河流的排序编号。

1、尼罗河全长6670公里,行镖里程约6300公里。

2、亚马孙河全长约6400公里,行镖里程约6100公里。

3、长江全长约6300公里,行镖里程约6000公里。

4、密西西比河全长6262公里,行镖里程约5800公里。

5、黄河全长5464公里,行镖里程约5300公里。

6、澜沧江-湄公河长4880公里,行镖里程约4600公里。

7、伏尔加河全长4690公里,行镖里程约4500公里。

8、黑龙江全长4370公里,

行镖里程约4000公里。

9、勒拿河全长4300公里,

行镖里程约3800公里。

10、尼日尔河全长4197公里,行镖里程约3500公里。

布和告诉我,在美国已把48张羊皮画全部作了数字化处理,起名“-巴万里行镖图”,准备日后同我共同编辑《“董之鍼(买买提)—-巴特尔万里行镖路线》”在美国出版,并告诉我他女儿大学毕业后,将重走90年前“董之鍼(买买提)—-巴特尔行镖路线”,进行全新的艺术创意设计。第一站就是拜访山西祁县塔寺村董之鍼老宅。

几年来同布和常有微信、视频和电邮,好像又回到大学,一起翻墙、一起汾河畔散步、一起吃水饺的时光。

有一天,布和发来微信,把他在网上看到我写的小诗发给我,从6岁哼唱儿歌开始,差不多选了50多首,他让我选出几首,供他女儿进行艺术创意。布和告诉我,她女儿有个创意设计,想重走万里行镖路的同时,也走我几十年走过的路,实地考察我工作过的地方。

我帮助他选了十几首,其中包括:1970年8岁时吟于祁县塔寺村的《

“咏老桃树》。:春暖桃花香,蒙童爬树忙;不为花儿鲜,只管嬉嬉玩。”

1972年10岁时吟于祁县大贾村的“《咏椿树》:。老院椿树多,爬树乐呵呵;近可探鹊巢,远可眺小河。”

1973年11岁时吟于祁县塔寺村到大贾村路上的《“踏雪歌》。:村南枣林园,白雪望无边;蒙童初独行,偶见踏雪人。红日起冉冉,隆冬风袭袭;匆匆赶路急,滋滋留印痕。”

1974年夏12岁时作于祁县大贾村的《“割麦诗》。:挥镰收麦郎,日出卯时忙;孩子捡麦穗,晒场金灿灿。昼夜好辛劳,精麦早入仓;家家巧贮藏,来年心不荒。

1979年17岁时吟于祁县老图书馆的《“咏古书》。:老屋古籍香熏熏,踏雪少年乐融融;架上史书齐整整,阅罢掩卷兴冲冲。

1980年仲秋18岁时吟于太原晋阳湖畔的《“晋阳观云》。:卷舒漂逸似雪绵,时尔展挪蓬隆延;彩霞彤彤呈祥瑞,天示佳境映人间。

1981年19岁时吟于祁县塔寺小院的《“咏石榴》:农家老院红石榴,甜仔密密挤里头;盼到中秋月圆时,请来嫦娥尝一口。”

1982年20岁时在晋祠见过周大师后的《“咏晋祠》。:圣母大殿好雄伟,更有周柏通灵慧;水缸娘娘忠孝全,引来神泉水甜甜。同年外婆过世时的《“咏外婆》:。仲夏忽闻外婆逝,不禁怆然汨沾衣;忆及哺育桩桩事,音容笑貌跃然纸。”

我又把在德阳、海南、广西、北京和南京的小诗各选一两首给他。

包括:

1985年夏23岁作于德阳市建筑设计院的“《咏文庙》:文庙定鼎城中央,绵远河畔石牛现;落凤坡前谒士元,三星堆明耀史前。”

1989年夏作于27岁时海南华南热带作物学院的《“咏儋州》:离蜀走儋州,园林作兼修;雨中捧金蟾,蛙鸣声悠悠。”

1991年29岁时作于广西钦州的《“咏白猫》:钦江水青青,白猫观靓影;得意虚实一,离象势自呈。

2005年43岁作于北京瑞雪时的《“咏雪》:北国银花自如飞,飘逸潇洒落人家;大地素裹枝儿白,仪姿万千竞洁雅。

2006年44岁作于北京初夏的《“咏鱼》:天生悠悠一水间,自在管它风雨狂。佳时照见员外郎,率性交融两相忘。”

2008年春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作于京的《“咏春》:展翅极目眺苍穹,万象出新春雷动;视通悠悠五千载,灵慧通贯精气充。缘起势呈态随生,脱颖得像即忘形;重温佛道文史哲,情理充盈图像中。”

没有想到一个月后,布和的女儿已根据每一首诗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意出一幅幅与诗对应的抽象画。当我把“祁县外公老宅保护的构想”告诉布和时,他非常高兴,乐意参与研究,他建议结合羊皮画“董—-巴万里行镖图”把包头和乌鲁木齐两地的“镖局”也作深入挖掘,把祁县—-包头—-乌鲁木齐通过行镖路线串联起来。

有一天布和问我,看了你“保护小院”的构想,我在想100多年前你外公在祁县塔寺成长,长大后万里行镖,独创“形意点穴”法,五十岁后回归小院;50多年前,你在祁县塔寺成长,长大后走南闯北,提出“图·像思维”理论,五十岁后保护小院。其间究竟有什么特别的关系和奥妙?

我没有直接回答他,给他微信发过去两首四言“小诗”。

第一首是《:跳入》:

跳入银河,远离宇宙;

跳入黑洞,远离太阳;

跳入地球,远离九星;

跳入北京,远离八桂;

跳入广西,远离海南;

跳入儋州,远离四川;

跳入德阳,远离太原;

跳入并州,远离祁县;

跳入董宅,远离昌源;

跳入图像,远离三经;

跳入易经,远离老子;

跳入道德,远离般若;

跳入禅境,远离诸欲;

跳入七情,远离菩提;

跳入名利,远离清静;

跳入迷途,远离本真。

第二首是《:跳出》:

跳出董宅,见到塔寺;

跳出塔寺,见到祁县;

跳出祁县,见到山西;

跳出山西,见到北京;

跳出北京,见到中国;

跳出中国,见到地球;

跳出地球,见太阳系;

出太阳系,游银河系;

出银河系,遨大宇宙;

跳出宇宙,入巨黑洞;

跳出黑洞,入无人我;

跳出人我,入无心念。

布和回信说:看完《“跳入》”和《“跳出》”,与女儿一起讨论,孩子告诉他,特别希望看到山西祁县塔寺村“董家小院”的照片与视频图像。

2013年初春,我回到祁县,雨后去塔寺。汽车行至昌源河湿地公园,看到路边的春柳随风摇曳,葱翠袅娜、一派生机。想起了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我下车对着路边的柳林深处,望着几株高大的柳树,向长眠于此的我外公外婆深深地的鞠了三躬。

汽车慢慢进入塔寺村,原来读书的初中,已变成一排排农民新居,拐弯进入前街,感到街比小时候窄了不少,两旁的房屋也比小时候矮了不少。进入北圪道,一眼便看见熟悉而又模糊的老宅。雨后的老宅静静地的伫立着,看守院子的是一个远房舅舅,他把街门上的大铁锁“咔嚓”打开。我没有马上推开大门,回头一看,想起了小时候和二六舅过年前贴对联的情景,在对着门口对着贴“出门见喜”的位置上,贴着已褪色的“抬头见喜”。

轻轻推开大门,小院慢慢展现在我的眼前,院里半人高刚刚发绿枝的蒿草和一株不知道名字的大树,刚生出嫩芽的树冠高出屋檐不少,对比之下显得小院有些局促。街门楼的屋檐掉落一角,用枯树杆支撑着。

东、西屋屋檐均有不同程度的脱落,正房的毛头瓦和滴水掉落十几个,门窗和墙均有腐朽,但结构依然坚挺,骨架依然未有大变。唯有正房屋脊上灰中透蓝的“暗八仙”砖雕,经过春雨的洗礼,仍栩栩如生。每个屋子都凌乱堆放着旧时用过的物件,一个榆木大柜仍坚挺地立在那里。正房的炕没有太大的破朽。贴在墙柜上的天安门、人民大会堂和北京火车站的“宣传画”,几十年过去了,仍然显得比较鲜亮。

我从几个角度里里外外拍了小院的照片,在正房靠西的屋檐下,突然发现一个硕大的马蜂窝。仔细察看,共有马蜂窝五层,像正立的宝塔,又像倒挂的灵芝,最下面的圆圆的两个蜂巢,就像倒挂并蒂莲蓬。突然我听见“嗡,嗡嗡……”的声音由远及近。有几只马蜂从外面飞进院里,围绕着马蜂窝盘旋,接着三五成群的马蜂也飞回来了。

马蜂越来越多,“嗡,嗡嗡……”的声音越来越大,汇聚叠加,形成低沉而充满能量的交响,围绕着“宝塔”,保护着“并蒂莲蓬”里它们生命的种子和新的生命。

(小院故事第80回完。)

易罡丁酉冬撰于京华。

2022年董宅保护与挖掘发展工作第二阶段初步计划
2022年董宅保护与挖掘发展工作第二阶段初步计划

2022年董宅将进入保护与挖掘,挖掘与发展工作进入第二阶段。随着太原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等相关研学基地再董宅落地。未来工作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传承与活化——山西祁县晋商故居董宅历史保护记
传承与活化——山西祁县晋商故居董宅历史保护记

中华大地上的院落式古民居,记载着一个个家庭成百上千年的根魂历史,是留住“美丽乡愁”不可再生的物质基础,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从自身实际出发,探索非保护名录内乡土建筑的合理化保护之路,是山西祁县董宅业主思考和实践的地方。自2017年项目启动以来,已完成了专家考察评估、历史研究、小院故事撰写、数字化测绘保护、古建筑维修、小院活化利用等多个环节,增强了亲友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了家风的传承,故本文记录以供参考。

Copyright © 2023 3kua.com 董宅保护与修缮——全国首个数字化民宅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5056607号-1

未经许可请勿自行使用、转载、修改、复制、发行、出售、发表或以其它方式利用本网站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