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回
德阳历练四春秋,出川跨海走琼州
一
四川省建筑学会1986年年会在德阳召开,马科长通知我参加。会间我和西南建筑设计院徐尚志总建筑师进行了交流,但当我讲起对他发表的《“建筑风格来自民间》”论文的看法时,老先生异常兴奋!当我得知他是九三学社四川的主委时,我告诉他提起山西九三学社的姚奠中和太原工学院的陈教授时,他显出非常熟悉的样子。
他告诉我,要努力工作做出成绩,评上建筑师后,就申请加入德阳的九三学社。先生给我留下电话和地址,让我去成都联系他。我把和徐尚志先生交流的情况告诉马科长时,他说:“吽,不易,他是四川省建筑学会的理事长,非常有水平的老资格建筑学家,快七十岁了,能对你如此。不易、不易,好好努力吧。”
我们设计院离德阳孔庙不远,工作之余我经常去设在那里的德阳图书馆读书,这里的孔庙规模是全国第三,因我的两年高中二年就在孔庙里读书,因此对这样的建筑一点也不陌生。图书馆书不算多,是当年德阳县的底子,近几年添了不少新书,我喜欢的《读书》杂志也比较全,只是建筑学方面的专业书寥寥无几。
不过,在比较偏僻的书架角落里,有一百多本《易经》方面的书和二十多本《道德经》方面的书,捆在那哪里没有打开,我一看是民国时期的版本,有好几本我在祁县图书馆和工学院读过。
有一天图书馆李馆长,正在画一个大海报,说好帮他配一幅孔庙速写的老师有急事来不了,见他急得团团转,我就放下看的书,拿起笔帮他在海报上“三不八两下”补画了大成殿的速写。
李馆长看看画,看看我,又看看大成殿,惊讶地说:“没有想到一个年轻读者,会画如此大如此快如此好的速写,了不起啊。下午市领导陪北京客人看孔庙、看图书馆,有这个海报可就抬色了。”我说:“常在您馆看书,没有关系,举手之劳。”他喜悦地说:“你是什么单位的?回头我告诉管理员,整个图书馆,他你想看什么书,什么时间借,统统都给你开绿灯。”
二
还真管用,隔几天我再去图书馆时,那管理员周老师对我态度大变,主动带我看了所有的书,当我提出要看那捆《易经》和《道德经》时,他欣然同意,还专门给我在书架背后,对着大成殿的窗前,专门安排了一个藤桌椅,把《易经》和《道德经》摆在上面,让我只要有空就来研阅。
周老师乐呵呵地说:“那天书记看了海报可高兴啦!表扬了李馆长,还答应明年给增加拨款呢!北京专家也对我们的工作赞叹。”周老师的样子让我想起祁县图书馆若亮的妈妈,何其相似啊。!
我坐在藤椅上,打开久违的《周易本义》,那是在塔寺小院里不知道翻了多少遍的书,所不同的是眼前的这本,比小院的那本要新的多,几乎没人看过,还有《奇门遁甲》和邵康节的《梅花易数》等100多本,以及关于《道德经》研究的书也几乎没有动过。后来看见里面一张发黄的纸条上写着,“民国二十一年购于国立四川大学”的字样,我把纸条交给周老师,告诉她这些书的来历。
周老师微笑着说:“十多年前,我来德阳县图书馆时,就捆在那哪里,大家看不懂,一直没有动过。我们李馆长还给领导介绍你画的大成殿呢,还告诉领导,你是从山西自愿来德阳支持城市建设的建筑系大学生呢。”
有一天我们院长告诉我,他在市政府开会,见到已经升任市文化局副局长的李馆长,他还表扬了我,院长说:“我没想到你还有两手哩。”
三
在德阳机会的确不少,刚刚升地级市,各单位各部门都要盖房子,我从刚开始协助老工程师设计到后来独立设计,很快组成一个建筑结构水电预算专业齐全的设计室,大家推举我做设计室主任,我们先后完成了德阳市供电局大楼、总工会大楼、以及幼儿园和住宅楼等几十项设计任务。设计幼儿园时,我写了一篇小论文《“用童心进行设计》”还在市建委征文比赛中获了奖。
我希望孩子们也能像我小时候在山西的小院子里一样,自由自在地玩耍和嬉戏,因此设计了沙坑、和小浅水池和非常平缓的楼梯。
1987年“首届全国建筑评论会”征文,我写了《“对建筑评论的反省》”一文应征,以入选论文应邀前往在浙江东阳参加了学术研讨会。会上我宣读了论文,结识了中国建筑学会的顾孟潮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萧默和刘托先生,结识了艾定增、洪铁城、杨筱平等几十位先生,会上我和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白佐民教授的几个研究生,每天彻夜工作,在洪铁城先生的指导下,编辑会议快报,每天早晨充满着油印味道的快报就送到给了与会代表的手上。
25岁的我,根本不觉得累。会议闭幕式时,我向会议所有代表大胆承诺,在德阳召开“第二届全国建筑评论会”,博得与会代表会议一片掌声,其实当时我根本没有想办一个全国性的研讨会需要什么条件,就像抢我只是觉得这是一个好机遇一样,所以我毫不犹豫。后来《建筑学报》1987.11期全文刊登了我的论文,同年我被破格提升为建筑师。次年经德阳的老社员王工程师等前辈推荐,在德阳加入了九三学社。
1988年初,已升为德阳建委规划处长的马国祥先生组建德阳市建筑师学会,聘我任学会秘书长。同年德阳市建筑师学会在马处长的带领下对德阳市所属县区的古建筑和古民居进行了摸底调研,我们去了广汉、绵竹、什邡、中江和德阳市中区进行实地考察。
我与学会的工程师们,交流山西民居与四川民居的区别,北方寺庙与四川寺庙的联系,对德阳古建筑的现状和特征进行了研究。我给大家分享了我对北方,特别是山西古建筑的学习心得。
1988年8月间,我应邀参加顾孟潮和王明贤等先生发起的“建筑文化沙龙”之“走向世界的当代中国建筑”学术研讨会。当时没有买到座位票,我是站着到了北京的,一到北京我就作为志愿者,参加了顾先生的会务组,所有会务工作积极参加,到了真正开始工作我才知道,会议完全是“建筑文化沙龙”自发组织的,包括我联系邀请了北京建工学院建筑系的王贵祥教授协助安排会议室,包括自己租三轮车帮助去一个美院老师家里拉会议背板,以及并联系拜访了重要的建筑专家,在建设部周围忙得的团团转。
不过开会前,一切均准备就绪,没想到全国自费来开会的代表会有数百人,后来我们都是坐在会议室的地上,聆听布正伟等名家发表高论的。一天的会我结识了全国许多建筑界学术名家和青年才俊。回德阳的路上,我觉得承办一个会议也没有什么,无非是主题、会务、经费、场地和几个名家而已,心里对在德阳承办“第二届全国建筑评论会”信心满满。
四
1988年春节放假期间,我和马处长一起构思策划了德阳艺术墙,马处长给我借了一个超大的绘图板,我用一个年假把德阳绵远河的西岸,结合河、河岸和公路以及公路西边的景观做了统一考虑。
其中最大的特点是把公路与河床近十米的高差,采取山西连续窑洞的构思,把窑洞的外墙就地取材做拱旋廊柱结构,在外墙和柱廊上制作巴蜀文化以及广汉三星堆的艺术符号。
马处长天天都和我一起探讨,越交流越起劲,常常研究到深夜。终于思路得到越来越多的不同专业的专家认可,大家从不同角度丰富完善,几公里长的德阳艺术墙的初步构思基本形成了。
1989年兴起“海南热”,十万大军下海南发展。!我应华南热带作物学院景观园林系主任艾定增先生的邀请,告别了工作四年的德阳,临走之前,我骑着自行车看了我亲自设计的每一个建筑,和马处长看了正在建设中的德阳艺术墙,还特别去了图书馆,把《周易》和《道德经》整整齐齐摆回书架。
马处长说:“‘第二届全国建筑评论会’”等你到了海南岛安顿好,我们一起研究,把它开好,”他专门请了几个要好的建筑届朋友,在什邡花蕊夫人“行宫”公园茶室谋划了具体会议方案。
我打点行囊,租了集装箱,通过火车运到海南。在一个深秋的晚上,我从德阳火车站出发,几经转车到湛江,再乘长途公共汽车到海安县码头已是凌晨三点,在海安码头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三五成群搭伴而行,望着浩瀚无垠的南海,等着凌晨四点半的头班过海大船。
终于我们登上大船,一股强烈而呛人的鱼腥味扑鼻而来。原来船上面坐人,船舱里装农副产品和海产品,乌哩哇啦的海南话一句也听不懂,不一会儿会有人拍你的肩膀,推销“毛片”,后来找旁边的同行者一问,原来是色情片。
到了海口秀英港,已是经上午09:009点,再转乘长途公共汽车3个小时后到了儋州县城那大镇,附近就是当年苏东坡被贬的地方。再转乘三轮摩托车半个小时,终于到了华南热作学院。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丁酉年冬易罡撰于京华
2022年董宅将进入保护与挖掘,挖掘与发展工作进入第二阶段。随着太原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等相关研学基地再董宅落地。未来工作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中华大地上的院落式古民居,记载着一个个家庭成百上千年的根魂历史,是留住“美丽乡愁”不可再生的物质基础,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从自身实际出发,探索非保护名录内乡土建筑的合理化保护之路,是山西祁县董宅业主思考和实践的地方。自2017年项目启动以来,已完成了专家考察评估、历史研究、小院故事撰写、数字化测绘保护、古建筑维修、小院活化利用等多个环节,增强了亲友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了家风的传承,故本文记录以供参考。
Copyright © 2023 3kua.com 董宅保护与修缮——全国首个数字化民宅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5056607号-1
未经许可请勿自行使用、转载、修改、复制、发行、出售、发表或以其它方式利用本网站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