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回
淡然风骨赛子瞻,爽若空山新雨后
一
爸爸让我在城建局学习祁县古城保护的基础资料,我很快自己选了个小题目,就“祁县古民宅的现状情况”进行暑期调研。我骑着车一边收集资料,一边画简单的建筑素描,做一些实地探访。正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祁县的古民宅数量真多,有的深宅大院质量真好,有的建筑精雕细刻装饰真美,有的简直就是个大杂院,真破败得的让人心痛。
有一天中午下班,爸爸见我在看预习“中国建筑史”,便问道,能不能简单说一说咱们祁县民居的特点?,我心中暗想,爸爸是在考我啊,便说道,晋中民居我看到的不多,根据我初步观察,以咱们祁县为例,其空间构成是以三合院、四合院以及院落群组合而形成。布局上一般注重“六要”,包括村、街、门、院、居、饰,都是围绕着福寿安康、家和业兴的大主题,从整体到局部和细节的系统呼应。爸爸点点头。我接着说,整个祁县民居是晋中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咱们山西民居和皖南民居齐名,专家有“北山西,南皖南”的说法。
论精美、富丽和完整,以祁县、太谷和平遥为最。一般选址坐北朝南,注重防风采光;木梁承重,砖石土砌墙;以雕梁画栋和重饰屋沿和檐口见长。布局严谨,设计精巧,建筑考究,砖瓦磨合,砖石木雕,工艺精湛。爸爸笑着说,初步入点门道了。同时,告诉我县里准备恢复保护乔家大院,有机会带我去看看,那可是比外婆家的院子,大几十倍哩。
爸爸谈起修缮中的乔家大院时眼睛一亮,说道,那乔家六个大院,简直就是民居建筑的博物馆,其中砖雕、木刻、彩绘;出檐门、石雕跨门、一斗三升十一踩双翘仪门;棂丹窗、夹扇菱花窗、栅条窗、雕花窗、双启型和悬启型及大格窗;歇山顶、硬山顶,悬山顶、卷棚顶、平房顶; 高的凸的,无脊有脊的、上翘垂弧的一应俱全。每个院的正门上都雕有各种人物。其最有名的是滚檩门楼,垂柱麻叶,垂柱上月梁斗子,卡风云子,十三个头的旱斗子,有柱斗子,角斗子,混斗子,有九只乌鸦,工艺精湛。
正房门楼木雕有天官赐福、日升月垣、麒麟送子、招财进宝、福禄寿三星及和合二仙等。二仙一持荷花,一捧圆合,取“和谐合好”之意。柱头木雕有八骏、松竹和葡萄表多子多福;芙蓉、桂花和万年青,表富贵万年;大型浮雕有“四季花卉”、“八仙献寿”,是传说中的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李铁拐、吕洞宾、曹国舅、蓝彩和、何仙姑八仙赴会瑶池,为西王母祝寿,木雕艺术还有数百件……
我暗暗佩服父亲超强的记忆力和归纳力,父亲原来是一名土木建筑施工的高级工程师,经过几年对祁县历史文化名城的调查研究,在和北京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以及省里地区专家学者的交流学习中,已俨然具备建设局总工程师的风范了。
外婆家屋沿上就有砖雕“暗八仙”,包括汉钟离的小扇、吕洞宾的灵剑、张果老的鱼鼓、曹国舅的玉板、铁拐李的葫芦、韩湘子的紫箫、蓝彩和的花篮和何仙姑的荷花,还有多子多福的葡萄串,我说道。爸爸说,关于“暗八仙”,你外公很早就讲过,小院不大奥妙无穷,他让我慢慢体悟,不仅要善观其形,而且还要善感其情、悟其神。你外公告诉我,用苏子瞻的情和王摩诘的神,方可了知其肯綮,悟其旷奥。
二
爸爸意味深长的述说,似乎在给我出题目,让我从形与意、实与虚、充实与空灵的角度,感悟山西民居,感应董家小院之精气神。晚上回到外婆家,我在小院东厢房临时读书屋写完日记,躺在在床上,思考着中午爸爸讲的子瞻情和摩诘神与董家小院的关系。究竟何谓子瞻情?何谓摩诘神?在山西晋中民居中蕴含着什么情怀和精神?为什么认识把握小院要在苏东坡与王维的情怀和状态里?一个驰骋江湖几十年的老人,为什么能在小院感受到子瞻情和摩诘神呢?
我望着屋里墙裙上已经褪色的“松竹梅”“岁寒三友”的漆画。梅兰竹菊加上松树和奇石“五友”,不就是象征着房屋主人的一种高洁品格吗,?一种正直坚强、坚韧乐观、不畏强暴、勇猛精进的追求精神么。
联想在祁县晋商民居的砖雕和木雕中看到的,诸如:麒麟送子、鹿鹤桐松、菊花百子、鹊桥相会、喜鹊登梅、金狮白象、马上封猴、燕山教子、渔樵耕读、麻姑献寿、出将入相、神荼郁垒、得胜返朝……等故事。其各种门匾,如书田历世、读书滋长、乐为善、居之安、静观轩等题词,均是劝人上进且寓意深远。
小院建筑坐北朝南,南北长,东西稍窄,三面建屋, 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门。“负阴抱阳”成围合之势,聚气藏风,聚气凝心,晋商小院不放过任何表达情感的建筑细节,精神文化元素,以图画的形式显现于小院每个角落。
通过这些建筑细节体现出晚清山西民间社会中晋商居住生活中的规制和秩序,反映着主人对真善美的追求。次日早晨,我在小院里仰望蓝天,凝视屋檐、砖雕和窗棂时,感到朝晖下的小院显得焕然一新,仿佛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在向我微笑,给我诉说各自己的百年往事。
早餐后回到祁县城,我慢慢骑行于古城老街,在去图书馆的路上,我突然感到街上各式各样的老屋似乎都活了,都争先恐后和我打招呼想说话。那北街高高的阁楼,好像在向我招手,欲请我上去喝茶。那十字街东南角门店两旁微笑的石狮子,好像期待着我摸摸他光滑油亮的头。那十字街东北角不远处半开半闭的半圆形砖拱大门,好像在邀请我去里面探秘。
看见东街上幽深的高院圪道里几个嘻嬉戏的少年,让我想起几年前,那一次黑暗中大吼一声,吓着居委员会大妈的情景,不禁哑然失笑。到了位于西街的图书馆,阿姨笑着说,听你舅舅说,你考到太原工学院学建筑,我儿子也想考工学院建筑学专业向你看齐。怎这么许久没见了,我们今年又进回了许多新书,喜欢看的由你选由你借。
我进入书库,开始寻觅苏东坡的情和王维的神。我一口气找到与苏东坡、王维相关的书十几本。一并借去准备假期便边写日记,便边阅读一探究竟。
三
在外婆家,从外公开始到儿女到我们这一辈,好像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只要看见孩子在学习,就一切让路,走路蹑手蹑脚,说话轻言细语,办事慢慢悠悠,搬东西轻拿轻放。外婆见我看一大摞书,就定时给我轻轻地开门,送一杯水温水,二六舅有时会轻手轻脚地走到我身后,一声不吭,屏住呼吸,怕惊动了我学习。多年以后二六舅还给更小的弟弟妹妹讲看我看书,看大学生看书的故事。
我在小院里几天几夜专心致志看了与苏东坡有关的几本书,感到苏东坡本身就是一个文化的宝库,苏东坡的情的确非同凡响。尤其是他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以前高中学过,听乔老师讲过,家里书法拓片也看过,但今天看了,感觉完全不同。的确,没有经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定不是真正的风流人物。不在赤壁触景生情,想到“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看见“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面对“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很难悟出“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生命历程。
我看到他给苏辙的信中说:“吾兄弟俱老矣,当以时自娱,此外万端皆不足以介怀。所谓自娱者,亦非世俗之乐,但胸即天壤之内,山川草木虫鱼之类,中廓然无一物。皆吾作乐事也。”(《与弟子由书》)他忠诚、刚正、忘我,受排挤饱尝宦海沉浮,大起大落终永打不倒,体现出强烈的进取精神。他跨越时空,着眼天地,物我古今合一。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而今安在哉。
《美的历程》中李泽厚说,“苏轼一生并未归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深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
通过几天阅读学习,我体会到苏东坡精神世界中儒道佛的兼容,他把儒家的坚毅和刚正,道家的超然与洒脱,和以及禅的静寂与常心融合和契,把儒家的积极入世与道释庄禅的超然出世浑然一体。莫非外公是让我们感悟苏东坡的大境界大情怀大自在,并以此来感受小院之情,镖师之情和晋商之情吗么?我准备开学后继续深挖。
四
晚上沥沥淅淅下了小雨,次日天明雨过天霁。我转到寻觅王维之神,读到《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呼吸着小院雨后清新的空气,舒舒筋骨心旷神怡。想着那《山居秋暝》中,群山沐新雨,夜临天凉爽,仿佛已入秋的时节。看到皎月松隙洒清光,清泉石上自淌流。竹林喧响姑娘归,莲叶轻荡下轻舟的画面。 春日芳菲任消逝,秋天山中王孙自留。风光旖旎的秋雨初晴,淳朴安逸的傍晚山村,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田园,对终南山隐居生活的怡然和自足。 一幅古朴而秀丽的山水画,一支恬静温润的抒情曲,体现出诗中有画的特色。
其中“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句,描写竹林传来天真无邪的姑娘,洗罢衣服后的歌声笑语,荷叶亭亭被小舟掀翻,无数晶莹水珠落下,渔舟缓行划破宁静。青松明月、翠竹青莲,纯洁美好,安静纯朴的状态跃然纸上。
我想外公讲的小院里蕴含着王维之神,也许就是他远走西口、万里行镖,翻山越岭出生入死的努力拼搏的根本动力和精神寄托,万里远行中,他以古代先贤王维的诗,温暖着孤寂的心灵,他期望有朝一日像王维一样归隐山林,期望早日结束远行,回到故乡回到小院,过儿孙满堂的安逸而平静生活。
因此,外公的最终精神追求,与王维晚年居蓝田辋川的生活状态高度契合,移情寄情贮情于小院之中,鲜活地注在小院,形成小院之神。
我深吸一口小院的清新空气,陡然间从小到大,外婆、二六舅、妈妈、爸爸、怀喜舅舅、锁明舅舅和渠老师、乔老师、和王老师,以及施舅舅和周大师,同学布和,所有人给我讲的所有关于外公的故事,突然交织起来。幻化为一个七彩的网络。这个七彩的网络球,就像气球充气一样,由小慢慢变大,慢慢从小院升起,慢慢变大变高变远,迎着阳光翱翔于无垠无际的苍穹中……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易罡撰于丁酉冬日
2022年董宅将进入保护与挖掘,挖掘与发展工作进入第二阶段。随着太原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等相关研学基地再董宅落地。未来工作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中华大地上的院落式古民居,记载着一个个家庭成百上千年的根魂历史,是留住“美丽乡愁”不可再生的物质基础,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从自身实际出发,探索非保护名录内乡土建筑的合理化保护之路,是山西祁县董宅业主思考和实践的地方。自2017年项目启动以来,已完成了专家考察评估、历史研究、小院故事撰写、数字化测绘保护、古建筑维修、小院活化利用等多个环节,增强了亲友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了家风的传承,故本文记录以供参考。
Copyright © 2023 3kua.com 董宅保护与修缮——全国首个数字化民宅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5056607号-1
未经许可请勿自行使用、转载、修改、复制、发行、出售、发表或以其它方式利用本网站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