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习作 >

董宅研究系列之《小院故事》第三十三回:苏武牧羊尤思乡,昭君出塞不忘根

2021-06-29 09:49:31   作者:三跨网
我想,苏武在茫茫草原白雪皑皑中,是怎么度过一个又一个冰冷的夜晚的?遥远的贝加尔湖与大汉土地有不一样的景色,天纯净的发白,同苏武的心,一样澄澈寂寞。当两鬓斑白的苏武,回到日思夜梦19年的家,事过境迁,物是人非,一无所有,充满悲戚与孤独……

image.png

第三十三回

苏武牧羊尤思乡,昭君出塞不忘根

国庆假期的一天下午,我去看住在一个院子的乔老师和王老师,不巧王老师有事刚回太谷了,我一眼看见齐齐整整垒在老师屋檐下的上千个蜂窝煤饼,心里颇有成就感,那是我和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几个男同学,共同劳动三天的成果。因王老师体弱,且膝下三女,制作蜂窝煤饼的确需要力气,四五个同学不约而同去帮老师,我们分工合作很快就办好了。记得那天王老师拍拍我的肩膀夸我,不愧是建筑工程师和镖师的后代,有把子力气。我心里美滋滋悻悻然。

进入里院,到了乔老师家里。乔老师温和地打招呼,端上一杯热温茶,示意我坐下。我看见书桌上摆着崭新崭新的两本连环画,一本是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连环画《苏武牧羊》,书上注明 1981年9月第一版且第一次印刷,由邵梦龙绘制。 一本是四川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8月第1版第1 次印刷的《王昭君》,60开本,138页,印数12万余册,由施大畏、韩硕绘制。

乔老师说,你喜欢先看看,晚上我们一起吃面交流。说着戴好眼镜,打开厚厚的物理试卷伏案评阅起来。

记得外婆曾告诉我,外公在镖局初学艺时,师父曾给他讲过苏武牧羊的故事。我先拿起《苏武牧羊》,一口气看完。书中描绘了苏武年少时因父有功就做了官。汉武帝时期,与匈奴进行了几十年的战争,杀伐不断,后鞮侯单于继位,愿与汉通好,就把扣压的汉使放回来了。为回应善意,汉武帝派苏武持汉节,带着张胜、常惠等人出使匈奴。   

公元前100年左右,苏武一行100余人到了匈奴,送回了扣压在汉的匈奴使者,同时,献上礼物。就在等着匈奴单于回信之际,匈奴发生了一件大事……

苏武受连累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手持汉朝符节,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19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苏武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苏武牧羊》歌颂了苏武面对威逼利诱仍然忠心耿耿,不畏强暴,忠贞不屈,爱国且不向挫折屈服低头的精神。

我想,苏武在茫茫草原白雪皑皑中,是怎么度过一个又一个冰冷的夜晚的?遥远的贝加尔湖与大汉土地有不一样的景色,天纯净的发白,同苏武的心,一样澄澈寂寞。当两鬓斑白的苏武,回到日思夜梦19年的家,事过境迁,物是人非,一无所有,充满悲戚与孤独……

这令我我想起了李白的赞诗:。

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

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

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

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

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

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

乔老师从我身后轻轻地递给我一张宣纸,我打开一看,是《汉节操》,他说《汉节操》又名《苏武思君》),原谱刊于一六零九年《太古遗音》琴谱,是一首非常著名的琴歌。

乔老师吟道:

蛮夷猾夏何多年,疾风劲草心悬悬。旌节持拳拳,忠彻天,心彻泉。成仁取义,衣带劳镌。烽烟外,戍楼边,心绝眼眸穿,梦魂飞绕孝武君前。

头断膝不屈,九夏三冬节,严霜与烈日,此身挺然,若砥柱波中立,翠帐云中出。此身雪里,恰似青松长郁郁。执铁披钢,贞元却守从吾义。

气存出没,不慕浮云富贵。指天为证,赤胆悬日月,拼取微躯,裹尸马革。 饥餐天雪,唯有毡毛共咽,饔飨缺,采山蕨,形容憔悴多凄切。匈奴讶有神仙诀。

再迁海上,赤心愈烈。抬头遥望天边月,今古圆又缺,长使人成离别。秋风八月起胡西,淡烟衰草何离离!孤忠凛凛此身单,怯寒无衣,止宿居无庐。天地光昏,云惨尘迷,伤悲。孤臣有泪归无期,西风落雁空南飞。

刺血封书,托那雁足因依,谁知汉臣诒虏方许归。故山寂寞人成非,关事业人臣兮内所当为。 洗腥膻,得归旋,满头风雪白盈颠,持节还乡十九年。眼望断,黑河边,孤忠两字,俯仰无愧于苍天。高风劲节,万古流传。高风劲节,万古流传!

乔老师说,你外公每次走西口回来,都会请我父亲抄十几份,送给镖局的镖师和沿途江湖上的绿林弟兄。说罢,他将琴谱叠好交给我,让我带着好好吟诵。

我又打开了连环画《王昭君》,继续浏览起来。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汉宫宫女。公元前3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同西汉结好,三次进长安入朝,向汉元帝请求和亲。元帝同意挑选一个宫女当公主嫁给呼韩邪单于。后宫里有很多宫女很想出宫,但却不愿嫁到匈奴去。

这时,有一个宫女毅然表示愿意去匈奴和亲。她名昭君,长得十分美丽,又很有见识。昭君自小生活在湖北的茂林修竹山间水色之中,在亲人关爱怜惜下健康成长,出落得容颜美丽,气质高雅,娇美脱俗。可谓集山水阴柔和天地温和之气于一身,与皓月同色。

汉元帝就吩咐大臣选择吉日,让呼韩邪和王昭君在长安成了亲。单于得到了美丽的妻子,特别高兴激动。临回匈奴前,昭君向汉元帝告别,元帝见她美丽端庄,可爱极了,很想将她留下,但已经晚了。

在秋高气爽的日子,昭君告别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马嘶雁鸣,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

昭君到了匈奴,被封为“宁胡阏氏”(王后),和匈奴人相处很好。她劝单于不要打仗,同时,把中原的文化也传给匈奴。后来呼韩邪单于在大汉的支持下,控制匈奴全境,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了60年。昭君出塞,实现了匈奴人向往和平的愿望,边成宴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王昭君请求出塞和亲。嫁她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王后)。后来呼韩邪单于在大汉的支持下,控制匈奴全境,从而使匈奴与汉朝和好达半个多世纪。

汉宣帝死后,元帝即位,呼韩邪单于公元前33年再次亲自到长安,要求同汉和亲。元帝同意挑选一个宫女当公主嫁给呼韩邪单于。 后宫里有很多宫女很想出宫,但却不愿嫁到匈奴去。这时,有一个宫女毅然表示愿意去匈奴和亲。她名昭君,长得十分美丽,又很有见识。

元帝就吩咐大臣选择吉日,让呼韩邪和昭君在长安成了亲。单于得到了美丽的妻子,特别高兴激动。临回匈奴前,昭君向汉元帝告别,元帝见她美丽端庄,可爱极了,很想将她留下,但已经晚了。

昭君到了匈奴,和他们相处很好。她劝单于不要打仗,同时,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使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了60年。昭君出塞,实现了匈奴人向往和平愿望,边成宴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那是秋高气爽的日子,昭君告别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马嘶雁鸣,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

昭君自小生活在湖北的茂林修竹山间水色之中,在亲人关爱怜惜下健康成长,出落的容颜美丽,气质高雅,娇美脱俗。可谓集山水阴柔和天地温和之气皓月同色。

乔老师已经看完卷子,伸伸懒腰说道,小时候听父亲讲过一个民间传说,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徘徊,竦动左右。她携着琵琶,随着年老的呼韩邪单于,走在黄沙漫天的塞外,远望天边的大雁,弹起琵琶,一首《出塞曲》,无限的感伤,催人泪下,天边大雁,望着惊艳的女子,听着凄婉的琴声,纷纷扑落于平沙之上,遂成“‘平沙落雁’”于世绝唱。

我和乔老师在祁县西街的小面馆,吃了热腾腾酸酸的热腾腾黄瓜丝炸酱面,心里特别舒爽。心里想着苏武牧羊和昭君出塞的故事,乔老师说道,关于昭君出塞,杜甫在《咏怀古迹》写道: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溯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乔老师说,以今天眼光看,王昭君其实是一位献身于民族友好的伟大女性。在百姓中,昭君是美的化身。关于她的传说、故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家喻户晓。自咏唱昭君,抒发情感的诗文、歌词、绘画、戏曲数不胜数,已形成了千古传诵的“‘昭君文化’”。

记得大史学家翦伯赞说过:“‘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我和乔老师一起咏王昭君墓碑上的诗, “‘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

乔老师说,无论走到哪了,故乡是根。无论身在何处,落叶归根。苏武牧羊显示的民族气节,昭君出塞蕴含的民族精神,都是中华民族的最优秀的文化元素。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什么是美,什么是大真大善大美,在两本小小连环画里都蕴藏着。

小时候听我父亲讲,你外公行镖,每次路过王昭君墓,全队都要特别停下来瞻仰,通过瞻仰,蒙古族镖师和汉族镖师的会感情会更深更厚。

原来王昭君是增进民族感情的精神纽带啊,我赞叹道。

晚风中,我们在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祁县西街上,一起低声吟唱起,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嘉州,岑参的《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琵琶长笛曲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归叵罗。’”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易罡撰于丁酉冬日

2022年董宅保护与挖掘发展工作第二阶段初步计划
2022年董宅保护与挖掘发展工作第二阶段初步计划

2022年董宅将进入保护与挖掘,挖掘与发展工作进入第二阶段。随着太原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等相关研学基地再董宅落地。未来工作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传承与活化——山西祁县晋商故居董宅历史保护记
传承与活化——山西祁县晋商故居董宅历史保护记

中华大地上的院落式古民居,记载着一个个家庭成百上千年的根魂历史,是留住“美丽乡愁”不可再生的物质基础,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从自身实际出发,探索非保护名录内乡土建筑的合理化保护之路,是山西祁县董宅业主思考和实践的地方。自2017年项目启动以来,已完成了专家考察评估、历史研究、小院故事撰写、数字化测绘保护、古建筑维修、小院活化利用等多个环节,增强了亲友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了家风的传承,故本文记录以供参考。

Copyright © 2023 3kua.com 董宅保护与修缮——全国首个数字化民宅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5056607号-1

未经许可请勿自行使用、转载、修改、复制、发行、出售、发表或以其它方式利用本网站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