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习作 >

大贾村的回忆(3)

2020-05-29 17:23:47
1975年全国“农业学大寨”运动风起云涌,我们村也不甘落后,大队分为四个生产小队,各队开展“改良盐碱地”劳动竞赛。村子自然“十字”切成四个板块,我家位于西北板块,属四队。四队地与塔寺村耕地接壤。家里分的几分自留地,处在大贾村和塔寺村中间。

1975年全国“农业学大寨”运动风起云涌,我们村也不甘落后,大队分为四个生产小队,各队开展“改良盐碱地”劳动竞赛。村子自然“十字”切成四个板块,我家位于西北板块,属四队。四队地与塔寺村耕地接壤。家里分的几分自留地,处在大贾村和塔寺村中间。

记得有一次我在田间劳动,遇到塔寺村儿时玩伴牛儿,午休时,硬是把我拉到塔寺村外婆家。外婆见我回来,自然十分惊喜。乐呵呵不由分说噼里啪啦给我们做饭,不一会热腾腾充满醋与西红柿香的满满两大碗拉面就做好了,两人狼吞虎咽,就着大蒜嘎嘣脆,真叫个爽。

我留意到外婆头上又增添了几缕白发,外婆没有说啥,只是静静地看着我们吃饭,低声喃喃道,过了生日才二年,人就长的高了一个头啊。

因怕下午去迟了,外婆催我们赶紧赶路返回。临行时,又给我们俩裤兜里各塞了一个鲜香水灵的大西红柿。外婆伫立在董宅的大门口,目送着我们渐渐远去。快出村了,我们远远回望向外婆挥手,外婆亦向我们晃手。

干了一天农活,晚上我早早就上炕睡觉了。恍然间,又看见爷爷躺在炕上。他好像很口渴的样子,让我从水缸里舀一碗凉水给他,他接过水一股脑儿就喝下肚,抹一抹嘴,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人也显得格外精神。

他坐起身拉住我的小手,附在我的耳边说道:“咱们张家祖辈都务农,父母去世早,爷爷很小就帮有钱人干杂活,忙时帮人种地,闲时卤豆腐、干加工木材等活计。爷爷没有钱念书,大字不识,你奶奶身体有病,去世的早,爷爷不懂照顾孩子,苦了你们啊。”说着,眼泪大颗大颗滚落在我的手背上,炕上湿了一片。

我猛然醒了。原来不知何时天下雨,雨正从屋顶篷一滴滴漏下来,正落在我和熟睡的弟弟之间。我轻轻打开身边爸爸春节时给我从太原带回来的小手电一看,哎呀,被子已浸湿了一片。

赶忙起身下地,找个小瓦盆接着,轻轻地吧弟弟移到靠窗户附近,好在窗外淅淅漱漱雨声,我又尽可能轻手轻脚,没惊醒在里间炕上熟睡中的妈妈和妹妹。

我趟到炕上,紧挨着弟弟睡下,听着雨滴从屋顶蓬落下持续而有节奏地敲击小瓦盆的声音,就像是上好发条马蹄表发出的滴答声,低沉且悦耳。

在弟弟身旁,我轻轻翻覆没有睡意。思谋着等“国庆”假期,爸爸从太原建筑公司放假回来了,我们请上几个亲戚朋友,把屋顶翻修一下,至少把我们炕上的屋顶修缮修缮。

突然熟睡的弟弟发出一声奇怪的“抽泣”,我赶忙爬起身,弟弟接着又是一声,又是一声,连续不断地“抽泣”了十几声。天也渐渐亮起来了,妈妈和妹妹也都醒了。然而弟弟还在酣睡中。

妈妈走过来,用手心轻轻抚摸着弟弟头,吃惊地说,额头这么烫,弟弟发烧了。说着让妹妹烧点开水,加盐加姜丝凉着备好。

我到院里仰望苍穹,雨似乎小了一些,但云层很厚很厚,黑压压阴沉沉的。

上午九点过了,弟弟身体抖动了几下,像是打寒颤。他十分费力地睁开眼睛,但又闭上了。我顺手轻轻摸摸他的脚和腿,火乎火乎着实烫的厉害。妈妈说说,可能弟弟又发病了,莫非三年前弟弟犯的急性额窦炎脑膜炎又复发了。

上午得去公社卫生院看看医生,于是,妈妈去请大队张书记帮忙,书记是远方叔叔,三十多岁,身强体壮,住的不远。不一会儿,妈妈回来说,书记答应半小时后亲自送我们去东观公社卫生院,边说边匆匆收拾衣物。妈妈慢慢从妹妹怀里接过弟弟,给他喂点咸的温姜丝水。

弟弟好像有了一点精神,突然门外传来清脆的自行车铃声,妈妈说,书记到了,于是赶忙给弟弟穿好衣服。一把把弟弟抱在怀里,快步走出房门,走向街门。

弟弟捣腾的也基本醒了,虚弱的身体吃力地趴伏在妈妈的肩膀上。他数次想睁开眼睛,看看紧随其后的姐姐和哥哥。可是,弟弟实在是没力睁开眼睛,无力吐出半个字。

出了大门口,妹妹抢先几步走上前去,把装好姜水的弟弟平日最喜欢的印花小水杯,拴在书记“二八”飞鸽自行车的车把上。妈妈抱着弟弟坐在自行车后座上,弟弟趴在妈妈肩膀上又睡着了。

和刚满十一岁妹妹,孤零零呆呆站在雨沥沥淅淅的中,目睹着他们的远去,天变得更加昏暗,云更加低矮了,我们焦急万分地等待着。

(待续)

易罡撰于京庚子初夏,自《小院故事》后记。

2022年董宅保护与挖掘发展工作第二阶段初步计划
2022年董宅保护与挖掘发展工作第二阶段初步计划

2022年董宅将进入保护与挖掘,挖掘与发展工作进入第二阶段。随着太原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等相关研学基地再董宅落地。未来工作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传承与活化——山西祁县晋商故居董宅历史保护记
传承与活化——山西祁县晋商故居董宅历史保护记

中华大地上的院落式古民居,记载着一个个家庭成百上千年的根魂历史,是留住“美丽乡愁”不可再生的物质基础,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从自身实际出发,探索非保护名录内乡土建筑的合理化保护之路,是山西祁县董宅业主思考和实践的地方。自2017年项目启动以来,已完成了专家考察评估、历史研究、小院故事撰写、数字化测绘保护、古建筑维修、小院活化利用等多个环节,增强了亲友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了家风的传承,故本文记录以供参考。

Copyright © 2023 3kua.com 董宅保护与修缮——全国首个数字化民宅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5056607号-1

未经许可请勿自行使用、转载、修改、复制、发行、出售、发表或以其它方式利用本网站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