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关于首届、二届“全国建筑评论会”的一些片段回忆

2019-07-15 09:56:02
以下是我的日记体小说“小院故事”中的片段,我将涉及首届和二届全国建筑评论会的段落摘出,与大家分享。 (张学栋2019.3.26)

1987年“首届全国建筑评论会”征文,我写了“对建筑评论的反省”一文应征。以入选论文应邀在浙江东阳参加了学术研讨会。会上我宣读了论文,初识中国建筑学会的顾孟潮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萧默和刘托先生,结识了艾定增、洪铁城、杨筱平等几十位先生,会上我和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白佐民教授的几位研究生,每天彻夜工作,在会议发起人主办者洪铁城先生的指导下,编辑会议快报,每天早晨充满着油印味道的快报就送给了与会代表的手上,三天一共编辑了5期。

彼时25岁的我,根本不觉得累。会议闭幕式时,我在东阳向洪铁城先生和会议所有代表大胆承诺,在德阳召开“第二届全国建筑评论会”,立即博得与会代表的一片掌声,其实,当时我根本没有想过办一个全国性的专题研讨会需要什么条件。就像抢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遇一样,毫不犹豫。后来《建筑学报》1987.11期全文刊登了我的“对建筑评论的反省”一文,同年冬我被破格提升为建筑师。次年经德阳的老社员王工程师等前辈推荐,在德阳加入九三学社。

自小院故事”第六十七回“闯世界离晋入蜀  居德阳设计建筑”

二、

1989年“海南热”,十万大军下海南发展!我应华南热带作物学院景观园林系主任艾定增先生的邀请,告别了工作四年的德阳,临走之前,我骑着自行车看了我亲自设计的每一座建筑,和德阳市建委规划处马国祥处长实地参看了正在建设中的“德阳艺术墙”。去了德阳图书馆,把还回图书馆的多卷本《周易》、《道德经》整整齐齐摆回书架。

马处长轻轻拍着我的肩膀说:关于第二届全国建筑评论会的事,等你到海南安顿好后,我们保持联系,再一道研究,一定把会开好。临行前,他专门请了德阳建筑界几个要好的朋友,在什邡花蕊夫人“行宫”公园茶室,共同谋划具体会议方案和经费。

1991年,我先后北京拜见了中国建筑学会的顾孟潮和《建筑师》丛刊的王明贤等先生,请他们出主意出点子。最后和洪铁城、马国祥等先生共同商定会议具体筹备事宜。由德阳市建委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建筑评论会”会议,于1991年5月20日至23日在德阳绵远河之畔的市委招待所顺利召开。

会议由建筑部建筑杂志社、《世界建筑》、《时代建筑》、《华中建筑》、《南方建筑》、四川省建筑师学会和德阳市建委共同发起,终于经过几年来的努力筹备, 此次评论会共收到来自21个省、市、自治区83位作者的论文,16个省、市、自治区的四十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建筑界许多知名老专家、教授和意气风发的青年学者、当时主要建筑理论刊物的主编包括香港《建筑与城市》杂志、《新建筑》杂志、《中国科技报》、《建设报》负责人及记者也与会。

经顾孟潮先生努力,建设部叶如棠副部长为会议亲笔提了词:“活跃建筑评论,推动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的结合”。许多包括首届发起人承办者洪铁成先生在内的许多知名专家、教授给会议发了贺信、贺电。

大家共同探讨了建筑创作与建筑评论方面的得失。不少论文还对评论方法、评论范围与评论标准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北京的王明贤先生、上海的邢同和先生、武汉的高介华先生、南京的韩森先生、四川的庄裕光先生等数十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

----自“小院故事”第六十八回 “德阳历练四春秋,出川跨海走琼州” 

2022年董宅保护与挖掘发展工作第二阶段初步计划
2022年董宅保护与挖掘发展工作第二阶段初步计划

2022年董宅将进入保护与挖掘,挖掘与发展工作进入第二阶段。随着太原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等相关研学基地再董宅落地。未来工作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传承与活化——山西祁县晋商故居董宅历史保护记
传承与活化——山西祁县晋商故居董宅历史保护记

中华大地上的院落式古民居,记载着一个个家庭成百上千年的根魂历史,是留住“美丽乡愁”不可再生的物质基础,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从自身实际出发,探索非保护名录内乡土建筑的合理化保护之路,是山西祁县董宅业主思考和实践的地方。自2017年项目启动以来,已完成了专家考察评估、历史研究、小院故事撰写、数字化测绘保护、古建筑维修、小院活化利用等多个环节,增强了亲友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了家风的传承,故本文记录以供参考。

Copyright © 2023 3kua.com 董宅保护与修缮——全国首个数字化民宅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5056607号-1

未经许可请勿自行使用、转载、修改、复制、发行、出售、发表或以其它方式利用本网站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