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盘古的传说,目前可见最早的文字记载,是三国时吴国太常卿徐整所著《三五历纪》: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也就是说,天地形成之前是浑然一体的,就像鸡子(鸡蛋)一样,盘古就孕育它的中间。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和地分开了,阳气上升成了天,阴气下沉成了地,盘古就在天和地之间,一天内变化九次,比天还神奇,比地还聪明。天每日升高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盘古也每日增长一丈,就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岁,天变得极其高远,地变得极其深厚,盘古也变得极其高大。在此之后,才有三皇的出现。数字则从一开始,成立于三,完成于五,盛大于七,九为极限,因此天离地便有九万里。
徐整《五运历年记》中的盘古记载:
“云元气蒙鸿,萌芽兹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也。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
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状态,万物就从这当中滋生,天和地由盘古开辟,上干下坤从此形成。坤阴开启,感应阳气,宇宙自然之气逐渐分布,于是中正平和之气孕育其中,就形成了人类。盘古最先产生,他死后的身躯化成了万物:气息变成了风云,声音变成了雷霆,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四肢五体变成了东南西北四边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筋脉变成了山川地脉,肌肉变成了田土,头发胡须变成了星辰,皮肤上的汗毛变成了草木,牙齿和骨头变成了金石,精髓变成了珍珠宝玉,汗水变成了雨露。盘古身上的寄生虫,被风吹过之后,就变成了黎民。因为是在苍天之下生存,就称为苍生;也因为他们都是黑头发,便称为黔首,也称为黔黎。
前一则说明开天辟地与盘古的关系,重在天地的生成过程与规模,而盘古充盈其间,而比天地万物还要神圣。后一则则是进一步在此基础上阐述,天地生成后,阴阳二气交感而成中和之气,中和之气形成了人这种生物,而盘古就是人的起源。我们可以看到,后一则着重阐明盘古死后的归宿问题,也就是化为山河大地、日月星电、风云雨露等自然之物。这是非常有趣和独特的传说。
在此基础上,南朝梁任昉《述异记》中的盘古记载云:
“盘古氏,天地万物之祖也。然则生物始于盘古。昔盘古氏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秦汉间俗说,盘古氏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先儒说,泣为江河,气为风声为雷,目瞳为电。古说,喜为晴,怒为阴。吴楚间说,盘古氏夫妻,阴阳之始也。今南海有盘古氏墓,亘三百余里。俗云后人追葬盘古之魂也。”
这里明确地表明盘古是天地万物的祖先,他死后不仅仅化作了自然之物,还与五岳体系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而且,在南方的吴、楚等地,民间传说盘古不是一个人,而是夫妻二人,也就是阴阳二气的发端。不仅如此,在南海还有盘古氏的墓地。以上所述,足见盘古传说在民间逐渐地得到完善和丰富,并倾注了人们深切的追忆和感恩之情。
上一篇:盘古研究系列3:盘古在道教文献中
下一篇:关于太白金星。。。。。。
2022年董宅将进入保护与挖掘,挖掘与发展工作进入第二阶段。随着太原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等相关研学基地再董宅落地。未来工作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中华大地上的院落式古民居,记载着一个个家庭成百上千年的根魂历史,是留住“美丽乡愁”不可再生的物质基础,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从自身实际出发,探索非保护名录内乡土建筑的合理化保护之路,是山西祁县董宅业主思考和实践的地方。自2017年项目启动以来,已完成了专家考察评估、历史研究、小院故事撰写、数字化测绘保护、古建筑维修、小院活化利用等多个环节,增强了亲友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了家风的传承,故本文记录以供参考。
Copyright © 2023 3kua.com 董宅保护与修缮——全国首个数字化民宅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5056607号-1
未经许可请勿自行使用、转载、修改、复制、发行、出售、发表或以其它方式利用本网站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