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淅的川西雨,
换醒我的幽梦。
三十年前的清晨,
我赴川远行。
奔腾的绿皮火车上,
一个小青年远行。
初离三晋,
铁龙路经长安越秦岭。
挤睡硬坐下的我,
被阵阵脚汗臭醒。
晨曦朦胧中,
车窗外细雨正蒙。
一片农舍,
几缕炊烟。
一荡清水,
煌煌竹林。
川西坝子,
七彩的梦。
三千里远行,
携着老陈醋瓶。
德阳,
我来了。
鼓楼担担面,
孔庙读书声。
麻辣香茶社吟,
掺着风声雨声。
五平米的旅屋,
底矮而阴沉。
微潮的蚊帐,
听雨的晋人。
踌躇满志的大学生,
踏上初就业征程。
始作建筑设计,
欲展创意豪情。
四年的辛勤,
十多个设计工程。
充实而快乐,
不觉间成为父亲。
三十年后的今天,
再回德阳。
见故友见旌湖,
见到我设计的楼。
亲手画的每条线,
早已生成天际线。
矗立的大楼,
已三十挂零。
城市大了美了,
更好了。
秋雨,
涤肺洗心。
数十载曾经,
伴着雨弥融夜色中。
忆往昔雨作证,
听雨声自然音。
曾经的创意里,
含着三星堆古蜀国的文明。
绵竹年画蕴诸葛瞻父子,
传习的身影。
什邡花蕊夫人,
落凤坡庞统。
德阳的山水风土,
具足满满的精气神。
那不屈的率真,
不息的淡定。
那不休的好奇,
不羁的精进。
刻录在城市里,
显现在建筑中。
晨曦微露,
开窗深呼吸。
浓浓的清新,
赶走丝丝倦意。
雨滋的梧桐,
生机勃发不息生生。
催人奋进,
继续远行……
易罡吟于丙申秋晨曦中,四川德阳。
2022年董宅将进入保护与挖掘,挖掘与发展工作进入第二阶段。随着太原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等相关研学基地再董宅落地。未来工作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中华大地上的院落式古民居,记载着一个个家庭成百上千年的根魂历史,是留住“美丽乡愁”不可再生的物质基础,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从自身实际出发,探索非保护名录内乡土建筑的合理化保护之路,是山西祁县董宅业主思考和实践的地方。自2017年项目启动以来,已完成了专家考察评估、历史研究、小院故事撰写、数字化测绘保护、古建筑维修、小院活化利用等多个环节,增强了亲友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了家风的传承,故本文记录以供参考。
Copyright © 2023 3kua.com 董宅保护与修缮——全国首个数字化民宅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5056607号-1
未经许可请勿自行使用、转载、修改、复制、发行、出售、发表或以其它方式利用本网站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