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欣赏 >

宋代版刻书法(节选)

2015-08-04 12:08:21

“版刻书法”是指通过写稿、上版、镌刻及刷印等工序使书迹得以保存的书法样式。“宋代版刻书法研究”主要是指对宋代雕版古籍中的版刻书法进行研究。 书迹以载体而传,不存在不依附于载体的书迹。书法有以载体命名者,如“甲骨文”、“金文”、“钟鼎文”、“陶文”及“简帛书法”、“石刻书法”等。版刻书法,顾名思义,是以木版为载体的书法样式。版刻书法同碑刻书法工序大致相似,都是对底稿进行再次加工,从而使其在木版或石头上得以保存和流传。版刻书籍的写手多是善书者,尤其是序、跋等部分的书写,大都是著名的学者或者书法家手书上版。因此,在版刻古籍中存有大量艺术水平较高的书迹。而这些书迹是人们接受教育的直接阅读对象,势必会对书法发展产生最为广泛的影响。 无论何种形式的书法研究,无不以书家、书迹和书论为基本材料。版刻书法主要属于书迹的范畴,是唐至清代书法史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环节。其一,从文献角度看,版刻书迹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是书法研究的重要基础。版刻书法可以使底稿化身千万的优势,使很多有价值的手迹得以保存。这些手迹的作者多为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书手,也不乏已无其它载体书法作品传世的重要历史人物。其二,版刻书法作者尤其是序跋作者在书写底稿时,因考虑到将广为流传而且要流传千古,往往多是精心之作,基本可以代表作者的最高艺术水准。其三,不同时期版刻书迹的形态演变和发展,展示了书法发展的另一条脉络和规律。因此,对古籍版刻书法作品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并对其书手、刻工等进行深入研究,将极大丰富书法研究的内容,使书法研究更加立体化和深入化。

遗憾的是,时至今日版刻书法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遑论系统、深入的研究了。古籍版刻书法研究,基本是一个空白点,是一个亟待开发的研究领域。 中国版刻书法,肇祖于李唐,奠基于五代,盛行于宋,旁及辽、西夏、金,延袤于元、明、清,时间跨度约为 1300 多年,甚至在西方印刷术逐渐盛行的晚清、民国仍在延续。凡物之初,无不简朴。唐代版刻书法处于初期阶段,主要运用于佛经和民间用书,水平不高。五代时期,虽然版刻书法开始运用于儒家经典的刷印,写刻精良,但去今久远,兵燹水火,传本稀缺。而宋代是中国版刻书法发展最为辉煌的时期,且有大量宋刻本传世。所以,有系统的版刻书法研究应从宋代开始。 光绪三十三年(1907),王国维发表《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叙述美的两种形式:第一种为材质(内容),第二种为表现技巧(形式)。然后举例曰:“三代之钟鼎,秦汉之摹印,汉魏六朝唐宋之碑帖,宋元之书籍等,其美之大部,实存于第二形式。”宋版书纸洁墨莹,装帧精美。书写讲究法度,工整秀丽。镌刻刀法纯熟,丝毫不爽。完全具备王静安所谓的美的形式。然而古籍善本散藏于各级各类图书馆、博物馆,难得一见。宋代旧椠尤甚。虽有一些零星影印(如《四部丛刊》等),难窥全貌。所幸的是,自 2002 年起,文化部、财政部联合推出“中华再造善本”工程,影印存世珍稀善本古籍。其中《唐宋编》印有国内所藏宋版书四百余种,为我们研究宋代版刻书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优越条件。《国立故宫博物院宋本图录》、《大观——宋版图书特展》等图录书籍,则为我们提供了藏于台湾及海外的部分宋本书书影,丰富了我们的研究材料。

学术意义有三:其一,通过对大量版刻书迹的对比分析,总结归纳出北宋及南宋前、中、后三期不同地区的版刻书法风格特征。不仅有助于厘清宋代版刻书法的发展脉络、风格流变及演变规律,还可以作为版本鉴定的可靠依据。其二,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对宋代版刻书迹、书手和刻工等综合研究,挖掘彼此之间的关系。为宋代书法史研究提供大量材料的同时,也扩展了宋代书法的研究领域。其三,通过对宋代版刻书法风格分析及其影响等论述,厘清宋代版刻楷书与宋体字之间的关系,校正“宋代版刻楷书即是宋体字”的错误看法。

2022年董宅保护与挖掘发展工作第二阶段初步计划
2022年董宅保护与挖掘发展工作第二阶段初步计划

2022年董宅将进入保护与挖掘,挖掘与发展工作进入第二阶段。随着太原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等相关研学基地再董宅落地。未来工作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传承与活化——山西祁县晋商故居董宅历史保护记
传承与活化——山西祁县晋商故居董宅历史保护记

中华大地上的院落式古民居,记载着一个个家庭成百上千年的根魂历史,是留住“美丽乡愁”不可再生的物质基础,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从自身实际出发,探索非保护名录内乡土建筑的合理化保护之路,是山西祁县董宅业主思考和实践的地方。自2017年项目启动以来,已完成了专家考察评估、历史研究、小院故事撰写、数字化测绘保护、古建筑维修、小院活化利用等多个环节,增强了亲友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了家风的传承,故本文记录以供参考。

Copyright © 2023 3kua.com 董宅保护与修缮——全国首个数字化民宅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5056607号-1

未经许可请勿自行使用、转载、修改、复制、发行、出售、发表或以其它方式利用本网站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