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宁波研究资料(选):构筑现代都市 提升城市品质

2012-02-09 11:02:57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三思三创”主题教育活动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解放思想树标杆、找差距、谋发展”的要求,我局组织城乡规划研究中心专题开展了《宁波与相关城市比较研究》,课题从沿海开放城市、长三角区域城市根据可比性的原则遴选出深圳、厦门、青岛、大连、杭州、南京、苏州、无锡8个城市作为参照城市群,并把“杭州”和“深圳”作为省内、国内标杆城市,国际城市以横滨、汉堡为标杆,对照标杆城市的先进经验,认真查找自身问题,反思产生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落实工作措施。

一、环顾:寻找与同类城市发展中存在的差距

通过与标杆城市的比较,我们可以清楚看到自身的短板和弱势。根据现代都市的内涵,重点围绕城市品质密切相关的城市综合实力、生活设施、环境品质等关键指标,将参照城市群统一进行横向比较。

相关城市发展建设数据比较表

指标

深圳

大连

青岛

厦门

宁波

南京

杭州

苏州

综合实力

2010年GDP

9510.9

5158.1

5666.2

2053.7

5125.8

5010.4

5945.8

9000

2009年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

2

9

10

19

20

21

12

11

生活设施

市区人均住房建筑面积(m2)

26.62

25.1

26.7

30.8

28.9

29.54

30.85

34.45

万人拥有公交车

47.9

16.0

17.0

14.3

13.8

10.7

16.6

11.7

人均城市道路面积(m2)

9.8

13.1

20.3

15.6

9.1

16.3

10.0

23.5

市区千人床位数

8.1

6.8

5.8

5.2

5.5

4.1

6.5

5.6

环境品质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m2)

16.3

12.3

14.5

18.4

10.4

13.6

17.2

14.8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45.0%

44.5%

43.2%

39.8%

37.8%

46.5%

39.1%

42.5%

全市城镇城镇污水处理率

75.0%

87.2%

83.5%

96.5%

79.7%

86.0%

83.2%

88.9%

全市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94.2%

93.7%

100.0%

100.0%

100.0%

96.9%

100.0%

100.0%

一二级空气质量天数

364

359

333

360

328

315

327

329

通过比较可见,宁波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一)经济发展放缓,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下滑。

根据2010年度城市竞争力排行榜,宁波市位居第20位,在深圳、大连、杭州、青岛、厦门之后,与标兵城市的差距呈现拉大趋势。在沿海同类计划单列市范围比较,从2005年到2009年,只有宁波的综合竞争力排名在下滑,同期宁波经济平均增长速度最低,为11.7%。

沿海同类城市“十一五”时期综合发展水平比较

城市

综合竞争力排名

经济平均增长速度

(2005-2009)

2005

2009

名次变化

深圳

3

2

+1

13.5%

大连

18

9

+9

16.4%

青岛

12

10

+2

14.0%

厦门

20

19

+1

13.9%

宁波

16

20

-4

11.7%

注: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根据中国社科院每年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其中2005年以后纳入排名的城市包括两岸四地。

在长三角区域内进行横向比较来看, 2005年,宁波国民生产总值曾经一度接近杭州、无锡,但近年来宁波与杭州、无锡的差距逐渐拉大,此外,宁波的GDP总量曾一度被南京超越。

长三角地区城市经济总量发展比较

城市

2005年

GDP (亿元)

2008年

GDP (亿元)

城市

2009年

GDP (亿元)

城市

2010年

GDP (亿元)

上海市

9143

13698

上海市

14901

上海市

16872

苏州市

4027

6701

苏州市

7400

苏州市

9169

杭州市

2919

4781

杭州市

5099

杭州市

5945

无锡市

2805

4420

无锡市

4992

无锡市

5758

宁波市

2446

3964

南京市

4230

宁波市

5125

南京市

2413

3775

宁波市

4215

南京市

5086

南通市

1472

2510

南通市

2873

南通市

3400

绍兴市

1440

2223

常州市

2519

常州市

2930

常州市

1302

2202

绍兴市

2375

绍兴市

2782

(二)生活设施供给不充分,环境品质建设不佳。

根据数据比较,无论是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还是从空气质量优良率来看,宁波均在同类城市中居于靠后位置,说明城市的环境品质建设显得落后;在提供基础设施方面,宁波也不容乐观,除住房条件排名稍高外,在公共交通、医疗设施等方面均存在不少欠缺。

城市生活环境竞争力排名

城市

生活环境竞争力

其中:

居住条件

出行设施

生态环境

深圳

16

50

4

1

大连

26

47

11

10

青岛

20

32

12

7

厦门

21

23

13

4

宁波

34

12

28

23

杭州

10

4

7

17

南京

6

42

34

40

苏州

35

33

25

8

无锡

31

21

26

6

资料来源: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

(三)城市形象不够鲜明,影响力与城市实力不符。

虽然近几年我市被评为“最具幸福感城市”之一,市民乐施助人的善举曾引起中央媒体的关注,被称为最具爱心城市,但与其他沿海副省级城市相比,我市城市形象不鲜明,城市品牌形象认知度很低。深圳早就获得“国家花园城市”的称号,杭州打造“品质之城”的宣言深入人心,厦门的“温馨城市,海上花园”的形象基本形成,与之相比,宁波市“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城市形象则略显单薄,知名度不够。比较2001年与2010年沿海副省级城市大连、青岛、深圳、厦门和宁波的媒体报道次数可以看出,宁波的关注度依旧最低。对来甬旅客的问卷调查显示,不到10%的人来宁波是为了观光游览和度假。

二、自省:我市城市发展与规划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而城市规划是引导和控制整个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本依据和手段, 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龙头”,城市规划指导城市建设,经过批准的城市规划成果即是政府的公共政策,城市规划实施过程是政府的公共行政行为,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外在表现形式即城市形象品质的优劣,内在实力则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高下。城市比较宏观都从这两个方面描述。同时,城市规划管理也是城市政府的一个专项职能,合理配置城市空间资源,对各项城市建设活动进行科学引导和依法行政管理。对应上述职能,我们从城市发展总体情况和规划行政管理工作两个层面找差距。

对比构筑现代都市的内涵与目标要求,与杭州、深圳等城市先进发展经验进行相比,我市大都市的空间格局框架初具雏形,但是与现代化大都市的内涵要求有很大的差距。突出表现在市级统筹协调不力,中心城市集聚不强,空间拓展受到约束,城市品质亟待提升等问题。

(一)市级统筹协调不力,市域空间功能碎片化。

宁波城乡空间发展呈现自下而上的多元发展模式,利于个体做大,却不利于整体做强,特别是由此导致的空间无序化、碎片化,将直接造成城市战略性空间的低效使用,强县弱市的客观状况使得市级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弱,跨行政区的协调规划难以实施。工业集聚度不高,进入25个产业园区的工业总产出占全市的47%,大量乡镇村级工业分散布局。与之相关联的是乡村地区功能碎片化,环境品质差,中心城市边缘地区无序蔓延和低质扩展造成了城市景观的破碎化,影响城市功能品质提升。分权和分级管理虽有利于各方工作热情的提高, 却不利于城市规划的统一实施, 造成各区为追求自身利益进行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市级规划建设管理部门不能对其建设采取有效的控制,导致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意图不能很好地贯彻, 使城市建设出现混乱无序的局面。

(二)中心城市集聚能级不强,辐射带动发展能力有限。

宁波中心城市受到强邻上海、杭州的夹挤,多年来一直为确立、稳固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的地位而努力,但是“港口+出口加工+临港产业”的发展模式,并没有带来宁波地位的上升,反而呈下降的趋势。2000年-2008年宁波三产比重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长三角比重呈下降趋势。与杭州、深圳城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科技创新产业的战略相比,我市转型发展困难重重,传统产业发展路径依赖较强,科技创新投入和支持力度不够,需要抓住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发展先机,促进城市产业功能转型升级、提升城市的区域中心地位是宁波发展的迫切需求。

长三角各城市三产比重

长三角各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

与标杆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比较(2009年)

深圳

杭州

宁波

高新技术产品产值

8507.81

2260.4(规模以上销售产值)

1323.28

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

55.2%

24.45%(销售产值)

22.00%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比重

59.5%

研发投入经费占GDP的比重

3.64%(2010年)

2.56%(2008年)

1.47%

与标杆城市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化比较(2005,2009年)

行业

深圳

宁波

杭州

2005

2009

2005

2009

2005

2009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9.38

7.08

11.49

10.61

6.80

5.88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7.26

8.11

5.19

3.79

批发和零售业

22.63

19.46

22.07

22.80

22.22

17.65

住宿和餐饮业

4.23

3.92

3.92

4.47

3.65

金融业

13.30

25.43

14.08

18.14

14.97

20.69

房地产业

19.35

14.01

12.81

13.86

12.70

15.21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6.33

6.15

5.00

3.64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2.50

2.72

1.77

2.00

3.63

3.85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52

0.95

1.25

0.75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2.89

2.46

1.96

2.81

1.81

2.03

教育

2.65

2.29

6.73

5.31

8.39

6.49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2.19

1.87

3.41

3.09

4.08

3.25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46

1.70

1.27

1.50

1.81

1.42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4.33

3.85

9.04

7.22

6.80

5.88

合计

100.0

100.0

100.0

100.0

与深圳相比,深圳市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从47.3%上升到56.6%,同期宁波市生产性服务业所占比重从54.6%下降到51.5%。宁波市金融业的发展远远落后,同期深圳从13.30%上升到25.43%,宁波从14.08%上升到18.14%,远远落后。与城市信息化建设密切相关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二者差距明显,深圳市所占比重从7.26%上升到8.11%,同期宁波市从5.19%下降到3.79%。

与杭州相比,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相对滞后。新材料、新能源、成套设备、医药制造明显滞后。产业研发、创新投入呈现低谷效应。宁波R&D的投入水平在长三角区域内主要城市的末位。民营经济的比较优势衰退迹象显现,自下而上乡镇经济逐渐被苏南超过。

(三)城市发展空间约束凸显,空间拓展与结构优化双重压力。

城市中心地位的提升需要中心城市土地空间资源的支撑,但是目前我市发展面临严峻的空间资源约束。根据2010年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我市人口规模超过总规远期目标,城市建设用地已经达到308平方公里,也已接近2020年 312平方公里的用地规模。另一方面,土地发展效率的提升速度滞后于土地开发建设的速度,城市内部用地比例不够合理,工业用地增长远超规划预期,公共设施用地、绿地增长速度相对较慢,用地规模数量快速扩张的同时,比例结构不相协调。同时,城市尚处于单中心的发展阶段,未来中心城将继续以更大的规模向外蔓延式发展,由空间、环境、交通引发的城市问题不容忽视,中心城建设面临空间拓展与结构优化的双重压力。

(四)城市品质亟待提升,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发展缓慢。

城市生态环境整体形势依然严峻,全市平原河网水质优良率和功能达标率普遍较低,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保持良好,但酸雨率仍居高不下。宁波城市绿地公共空间不足,人均城市绿地量远低于标杆城市,现中心城市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0.4平方米,而深圳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3平方米,杭州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6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更是远低于标杆城市,而且外围大型生态廊道、生态公益林还在不断遭到侵蚀。除老城区外,许多新区公共空间、绿地缺乏,同时整个公共空间体系还不完善,江、河、湖、海的景观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展示。

住宅用地供应不足,现有居住用地中,保障性住房用地比例过少。据统计,2003年到2009年,中心城居住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由27.2%下降至22%,市区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我市28.9平方米,低于杭州30.85平方米的指标。城市住宅供应体系需要完善,土地供应需得到保障,保障房建设尤其应引起高度重视,切实付诸行动。

为生产、生活配套的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发展缓慢。我市的人均道路用地居相比较城市最末位。从公共设施的体系布局来看,区级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社区级设施缺失较多,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及服务的水平差异明显,商业设施、银行邮政通讯设施单项突进,发展水平较高,而体育文化设施、医疗设施的发展缓慢。

城市交通问题依然严峻,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筹。城市交通方面,机动车总量快速增长与城市交通容量矛盾突出,交通拥堵问题难以缓解。公交优先的地位尚未真正确立,慢行交通系统建设规划刚刚起步。城市内部不同基础设施之间以及不同行政单元的基础设施之间衔接不顺,无法形成高效统一的基础设施系统。

(五)城市规划引导力度不足,服务意识和实施推动有待加强。

从规划行政管理工作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规划对于城市建设的前瞻性和引导力需进一步增强。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宁波城市处于超常规发展状态,同时受到国家审批政策周期的制约,城市总体规划对人口用地发展规模预估不足,确定的城市发展规模滞后于现实需求;城市机动化迅猛发展造成的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规划应对措施的系统性和前瞻性亟待加强;规划对于塑造城市特色、提升环境品质的作用发挥不足,尽管已经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但是这些规划的组织实施及效力发挥还需进一步改进。二是规划精品意识和主动服务意识不强。我市重点地段城市设计、建筑方案引入国际高水平设计机构参与的实践不多,也是造成城市特色不鲜明、建筑品质不高的原因之一。规划的服务意识还需提高,尽管已经开展了规划“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的三进活动,也实现了法定规划成果公示。但是,规划的公众参与还流于形式,规划成果的宣传力度还有待加强,普通市民对规划的认知度还不高,对城市发展建设的目标行动还不甚了解。三是主动策划,推动规划实施的能动性亟待进一步增强。规划编制和规划实施是一个完整城市开发建设过程的两个重要的关键环节,目前规划编制和规划实施环节衔接不够,规划编制对于规划实施的推动和指导作用还有待增强。由于规划实施主体的多样化和市场化,规划局在规划成果编制完成后,即进入项目审批行政管理环节,主要是通过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的方式,被动地参与项目管理,依据规划成果主动策划生成项目,通过项目开发推动规划实施的能动性还要进一步提高。

三、问道:标杆城市的先进经验

深圳和杭州近几年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城市影响力迅速提升,2009年度中国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排名,深圳仅次于香港居第二,高于北京和上海,远远领先于国内其他城市。杭州“生活品质之城”的美名享誉国内外,城市影响力不断攀升。两个城市在规划建设领域和规划管理工作都有独到的值得借鉴的先进做法,杭州 “重品质”,深圳“重效率”。

近年来,杭州市将“生活品质之城”作为最高层面、最为准确的城市定位和城市品牌,并以此作为杭州今后发展的奋斗目标。在城市品牌塑造中牢固确立品质导向,努力打造“品质城市”、“品质产业”、“品质环境”、“品质生活”四大“品质”品牌,使“品质”成为杭州城市的鲜明特征和核心竞争力;在城市环境发展中坚持“环境立市”的核心战略,在城市建设中重点围绕西湖和河道体系开展环境提升和品质塑造,坚持彰显特色、提升品质,可以说,“生活品质之城”的城市定位,使杭州以新的起点和新的高度,引领城市发展面向新的辉煌。

深圳改革30年的辉煌发展历程体现了“效率”的跃迁,从一个仅有3万多人口,贫穷落后的边陲渔村,发展成为拥有超千万人口、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的现代化大都市,成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深圳成功经验之一就是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回顾深圳的城市定位可见其发展历程的演变。深圳在国家和区域的战略地位经历了3次跃迁,从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特区到综合性经济特区,再到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最后到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的格局和气魄也越来越大,瞄准世界舞台,将与香港共同打造国际都会,“先锋城市”成为深圳新时期的发展目标。《深圳2030城市发展策略》提出,实现从先发城市到先锋城市的转变。

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杭州和深圳有以下几条非常值得学习借鉴的先进经验。

(一)都市建设增强城市实力。

新世纪以来,面对经济全球化挑战,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以市域网络化大都市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构筑杭州市区、市域网络化大都市、杭嘉湖绍都市经济圈、长三角城市群四大圈层,以城市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战略思路。就是要以一主三副六组团和中心城镇建设为主载体和突破口,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推动城乡从分离走向统一,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共同发展的格局。

在规划研究方面,杭州市分四个层面进行规划研究:跨行政区划的“城市群”、“都市经济圈”;以行政区划为单位的“城市”;城市主城、副城、组团中的城市功能区,即“新城”;具有特殊服务功能的建筑群,即“城市综合体”。

在城乡空间建设上,按照构筑市域网络化大都市,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的要求,对杭州市域l.66万平方公里范围进行合理布局,形成“中心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中心镇)”、网络化、多中心的空间结构体系。其中,中心城市是区域发展的创新源、动力源、辐射源,规划形成“一主三副六组团”的空间格局,重点完善城市功能,调整内部产业结构,强化其对市域及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功能;中等城市指的是杭州市域内的5个县(市)城,既是网络化大都市的节点,又是区域经济增长中心,要着力增强集聚和辐射能力,接受中心城市的生产要素、技术、信息等的辐射,经过整合、加工及本地化后,对其腹地进行再辐射;同时,重点发展新登、太湖源、於潜、昌化、分水、富春江、乾潭、梅城、寿昌、汾口、威坪等11个经济基础较好、区位条件适宜、有发展前景的中心镇,促进优质要素的集聚,提高功能档次,增强其作为小区域中心的地位。

在重大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中,坚持市、区、县(市)规划共绘、设施共建、资金共筹、利益共享。按照网络化大都市的规划布局,同步实施市政公用设施和重大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项目。编制城市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供电供热、道路交通、防洪排涝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并按阶段、区域实施。把5县(市)基础设施纳入全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立市与区、县(市)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机制。

(二)空间优化创造经济效益。

结构就是效益,深圳的迅速发展还得益于其独具弹性的带型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使得每一次产业发展战略都能落在城市相应的空间布局,深圳得以能够实现多轮产业驱动城市发展的目标,这反映了空间结构的优劣决定城市发展的效率。空间资源是支持城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必要条件。

深圳城市空间结构随着城市发展战略的提升也不断发展完善,特区内外一体化的发展目标要求由注重效率的带状走廊式布局逐渐演变为注重统筹的核心走廊+放射式布局,而且自特区向外的三条放射轴带与经济发展流向吻合良好。在最新修编的《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中,进一步提出了外协内连、预控重组、改点增心、加密提升四大城市空间布局的策略。

杭州为适应产业战略的提升,实施保老城,建新城的空间战略,重点设立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和大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引导相应产业向特定的空间集聚,老城“退二进三”的空间功能转型发展为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和总部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空间资源,也为城市功能提升提供了腾挪的空间,为城市建设资金盘活提供宝贵及高价值的土地资源。

(三)民生设施提高幸福指数。

杭州实施大项目带动和名校名院集团化战略,落实“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建设教育、文化、体育、卫生“四强市”的要求,先后编制完成了《杭州市医疗卫生设施布点规划》、《杭州市体育设施专项规划》、《杭州市文化设施专项规划》、《杭州市高中布点规划》、《杭州市公厕布点规划》等一系列涉及社会事业发展的专项规划,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需求。通过规划的引导和落实,各级、各类公共设施配套逐步完善,多中心城市结构已显雏形:钱江新城市民中心、国际会议中心、波浪文化城、城市阳台、五星级酒店等重点工程基本完工并投入使用;奥体博览中心开工建设,其余坐落于奥体中心的各类大型体育项目及配套也已处于积极启动中;文化项目近期实施符合率为87%,近期新增实施项目约26处;按《杭州市医疗卫生设施布点规划》的医疗集聚区规划,全市大型综合医院建设力度继续加大,有效缓解了主城新区、副城的“看病难”问题。

杭州规划局为了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部署,积极推进各项民生保障性设施规划的编制工作。如全面完成了《五城区保障性设施布点规划》的编制工作,在充分利用原有社会服务设施资源的基础上,完善了区级邻里中心、农贸市场、敬老设施、卫生文化设施等保障性设施的规划布局,为各城区提高生活品质提供了规划保障。根据“十二五”期间住房建设的需要,组织编制了《杭州市保障性住房“十二五”规划》,对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经济租赁房、危旧房改善五大类保障性住房进行了研究和布局,该规划的编制为政府解决困难家庭及“夹心层”住房困难户提供了规划引导作用。同时,还组织开展了《杭州市拆迁安置房布点规划(2009-2011年)》编制工作,修编《杭州市住房建设规划》等。

(四)环境塑造提升城市品质。

为了提升城市品质、挖掘与保护杭州古城特色、传统建筑风格和环境特点,近年来杭州市规划局组织编制了一系列城市景观专项规划,包括《西湖、西溪、运河综合保护规划》、《杭州市绿地系统规划》、《杭州市生态带保护与控制规划》、《西湖东岸城市景观规划》、《杭州市户外广告总体规划及规划规定》、《杭州色彩规划》等。同时,政府大规模投资基础设施,改善城市环境,增加市民就业机会,主要建设措施包括: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组建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以旅游及大事件策划完善城市公共空间,以战略服务(西湖免费开放)吸引人群,以细节(自行车租赁自助游、十字路口遮荫棚)提升人文关怀等。在旅游品牌塑造上,推进西湖、京杭大运河、良渚遗址申报世界遗产,打造“三江(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两岸”黄金生态旅游线。

(五)公交都市保障城市畅通。

深圳市政府2003年就提出从“速度深圳”向“和谐深圳”、“效益深圳”转变,在交通发展领域大力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取得了良好成绩。2010年11月,国家交通运输部与深圳市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部、市共建国家首个“公交都市”示范城市,打造“公交都市”是破解大城市交通难题,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举。力争到2015年把深圳建成具有国际水准的“公交都市”,基本实现乘客“5分钟换乘、500米上车”。

深圳市公共交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初步形成了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快线、干线、支线)、出租车的多层次服务模式。2009年底,全市轨道共有2条开通线路,23个车站,总长约25公里,十二五”期间,将形成6条线路、总长约227公里的城市轨道网络。

常规公交方面,加快推行“快速公交+干线公交+支线公交”三层次公交网络模式改革; 2009年末,全市共有大、中小巴营运线路578条,总长12938公里,营运车辆11928辆;特区外公交站点500米平均覆盖率为73%,特区内已经实现全覆盖。截至2010年底,已在全市30条道路上共设置公交专用道277.7公里。

加强轨道交通与慢行交通的接驳,倡导“轨道+慢行”模式;在原特区内规划建设135km自行车道,制订原特区外自行车和步行系统规划。2015年前每个街道建设2-3处以上公交场站,建成36处轨道交通“零换乘”(换乘距离在50米以内)接驳场站;建立公交用地的储备机制,保障场站等公交建设用地。

探索实施公交服务质量为导向的兼顾规制成本和规制收入的公交服务购买模式,营造一个兼顾公益性和可经营性、适度竞争的行业发展机制。

(六)体制创新推动规划实施。

为了使城市发展的目标和定位落到实处,杭州市进行了体制机制创新,坚持项目带动、捆绑发展。规划编制之初即落实建设实施主体,成立专项协调领导小组,将规划做为统筹协调的大平台,理顺了各利益主体和部门之间的关系。如为加快推进市区公共停车场(库)的建设,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成立了杭州市区公共停车场(库)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为加快推进快速路网建设,成立了杭州市快速路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为确保城市河道长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成立了杭州市城市河道长效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为确保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作顺利开展,成立了杭州市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指挥部;为加快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网点建设、加强运行监管、强化运营保障、加大协调力度,建立杭州市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和管理领导小组等。

“效率”是深圳的标牌,实际上,支持高效率的根本在于“创新”的体制机制。深圳率先进行各个领域的探索、尝试、改革,抢占先机,保持先发优势。从改革开放初,国家对深圳自上而下的推动改革,到新世纪自下而上的主动改革,“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改革创新”成了深圳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财富。在体制机制上不断寻求新突破。在城市化进程方面,深圳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全域一体化走在全国前列,2004年,深圳市全市取消农村行政建制和农村社会体制,率先走向一体化。《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率先建成公共服务型政府,将适当调整行政区划,推进精简行政层级作为改革试点方案,缩短管理链条,提高行政效率,实现一级政府三级管理,创新现代城市管理模式。

四、行动:围绕构筑现代都市的具体规划措施

反省成绩中的不足,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是宁波塑造新优势,实现新跨越的必经之途。围绕构筑现代都市的发展目标,学习借鉴标杆城市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市“十二五”规划目标和重点项目,提出具体的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工作改进提升措施。

宁波要学习借鉴标杆城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的经验,进一步完善规划建设管理体制,加大规划编制经费投入,引进高水准设计机构,加强规划精品意识,加强规划的引领作用,主动加强规划服务,参与推动规划实施,推进建设大都市目标和提升中心城品质目标的实现。

(一)推进实施网络化大都市战略,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宁波面临着国家转型发展、长三角区域格局重组、城市化快速发展等新形势,需要及时调整城市发展形态以适应新要求,从“三江汇集、一心聚合”的三江口时代、“组团布局、指状发展”的海港时代,继而迈向“活力开放、网络发展”的大都市时代!

与杭州等城市相比,宁波的“短板”就是中心城市统筹带动能力不强。通过构建网络化的大都市提升整体实力,引导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开放式、组团型、网络化的“一核两翼多节点”大都市区新格局。以构建市域交通圈、旅游圈、经济圈、文化圈为目标,促进空间科学布局,功能优势互补,要素交流整合,资源高效利用,加快构筑以市区为中心、县城为依托、中心镇为基础,多层次、多节点、开放型的网络化大都市,实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协调发展,提升城市整体发展水平,增强大都市综合竞争力。

深化完善《宁波2030城市发展战略研究》,进一步落实城市规划统一管理的要求,构建各区融入大都市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加大统筹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二)整合空间内塑品质,着力提升中心城辐射带动能力

未来宁波将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金融贸易中心的主要组成部分、长江三角洲南翼区域中心城市、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围绕国际门户城市和区域中心的目标定位,整合空间、内塑品质,着力提升宁波中心城的辐射带动能力。以现中心城区基础向外拓展,将慈城、东钱湖、东部滨海、九龙湖、集仕港5个外围地区纳入中心城区,南连奉化,构建半小时交通圈,打造宁波拓展提升的核心板块,重点强化国际门户功能。打造以“三江口、东部新城”为核心的多中心体系,整合北仑、舟山港口航运枢纽,建设梅山保税港区,提升空港枢纽功能,依托三江口整治提升、东部新城建设、鄞州商务中心城打造、统筹余慈中心城发展等重大举措,强化宁波中心城的区域金融、企业总部、科技创新、区域消费等中心职能。建设高铁、城际轨道等铁路客运枢纽,加强中心与交通枢纽的互动。在中心城区外围建设创新产业圈和生态休闲圈,溪口、莼湖等新城(新市镇)。坚持港城分离,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构建公共空间体系和外围区域绿道体系,全面提升空间品质。

继续深化《宁波2030城市发展战略研究》提出的定位研究,今年就《宁波建设国际门户城市对策研究》进行国内招标,进一步明确国际门户城市的内涵和标准体系,提出建设国际门户城市的相应策略。

(三)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破解发展空间约束难题。

要解决中心城市空间拓展约束的难题,必须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向空间结构要效益,向土地产出要效益。加强城乡统筹发展,积极探索城乡建设用地土地增减挂钩的运作机制,集约节约城乡建设用地。中心城区盘活存量土地,推进“退二进三”,通过土地功能的置换和重整,提高土地经济效益;未来中心城形成“二心三片多组团”的空间结构。二心指现版总规确定三江口城市商业中心和东部新城城市商务中心;三片指现版总规确定的三江片、镇海片和北仑片,是中心城市的核心区;多组团指东部滨海组团、北部滨海组团、慈城组团、西南组团、东钱湖组团等外部拓展组团等。中心城市分为中心城核心区与外围拓展区两个层级,核心区内框定空间增长边界,以控制城区空间蔓延,外围拓展区发展规模,根据未来发展需求不断调整适应。

今年在总规实施评估的基础上,开展总规调整的前期专题研究,同时,向市人大和向省建设厅汇报总规实施评估情况,之后向国务院(住建部)报告城市总规实施评估情况,报请同意调整城市总体规划,启动总体规划调整的前期工作。

(四)发挥规划综合协调作用,为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出谋划策。

城市交通问题是综合性、系统性问题,交通与土地利用功能布局密切相关,要发挥城市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协调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关系,运用系统的思想解决交通问题。确立公交优先的发展战略,优化城市交通发展方式,改善步行环境和非机动车行驶环境,促进非机动化的交通方式比例提高;加快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现代化城市交通体系,完善道路网络体系,加强片区交通、过江交通的联系;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的规模和服务质量。

规划理念上必须从“运车为本”转向“运人为本”。在具体建设中,实施“公交优先”策略,加快建设大轨道交通,尽快形成轨道网络,发挥规模效益。完善公共交通体系,坚持公交优先战略,加大对公共交通的财政投入,落实公交场站的建设。

推动慢行交通建设是完善城市交通结构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快构筑现代都市、提升生活品质的需要。步行交通系统建设以体现城市特色,提高中心城市品位,改善人居为主要目的,以形成一个良好的步行环境为目标,将宁波打造成一个可步行的城市;非机动车交通提倡绿色出行,完善公交衔接。

今年编制《宁波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制定《宁波城市交通白皮书》。开展城市交通调查,掌握城市交通出行的规律和新趋势,修正完善城市交通模型,为一系列的城市交通问题系统定量分析奠定技术基础。

(五)加强规划引领作用,为提升城市品质提供规划指引。

城市的品质提升是建立在城市经济、社会、文化提升之上的一种质的升华,也是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必要条件。需要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人性化、细致化的经营城市,并注重筹划大事件带来的建设契机,扩大城市影响力。针对我市品牌形象不鲜明的现状,应进一步清晰宁波城市形象,提炼出隽永鲜明的城市品牌,加大城市形象的宣传。

宁波应本着彰显特色的原则,以打造山水宜居名城为目标,着力提升宁波的城市品质。继续加大三江口核心区“整治提升”,打造城市形象金名片;规划加强对三江口地区的土地整理,特别是推动沿江工业区块的再开发;通过建设标志性建筑,来提升宁波城市形象。

依托宁波“三江汇流”独特的自然形态,塑造特色滨水开放空间,加快提升三江口核心区城市品质。着力打造核心区“三江六岸”滨江休闲带、三江口一小时步行圈和“十里水乡”水上游览系统共三大系统,共同谱写“三江六岸、水舞九章”新格局。形成以“三江口”为核心、“三江六岸”为纽带的空间布局结构,构建适宜人居的公共开敞空间系统,提升生活环境品质。

规划局将城市品质提升作为近几年核心工作,市规划局专门成立了三江办,专门为三江口核心区、姚江新城等城市重点功能区块的开发建设提供规划支持服务,组织编制高水平规划方案,进一步做精和做细城市设计,提升用地空间布局和环境景观;改造提升滨水空间,加快形成城市特色滨水文化节点。提前参与重点地区重大项目的规划选址及详细方案设计,加强规划对开发建设的引导和引领。

高度重视民生保障工程,提供完善的规划服务。继续建立和完善以商品房和廉租房为主组成的多层次、多元化的住宅供应体系,加大住宅用地供应力度,为宁波创业环境提供良好的生活居住空间。深入开展教育、体育、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规划实施评估工作,不断优化功能布局,确保各项民生工程落地有保障。继续做好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工作。

(六)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变“被动规划”为“主动规划”,创新规划建设体制机制。

长期以来,城市规划的实施多表现为被动控制,即发展建设主动服从规划要求,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规划实施控制。在城市快速发展和不断出现各种问题和需求的情形下,这种被动式的做法显然适应不了现代经济的发展需求,城市规划应当打破旧的束缚,创新工作思路,主动介入,超前思考,主动引导和推动实施。规划部门要紧紧围绕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规划部门的统筹和综合调控作用,主动作为、积极作为、有效作为,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依据。同时,把政府宏观战略目标分解成一个个项目,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推动城市建设,重点推进完善市级重大公共设施的规划布局与建设,推行重大项目建设协调领导小组机制,专项的重大项目规划建设成立项目协调领导小组,共同搞好“边界问题”的协调,保证重大项目建设质量,提高项目实施效率,确保市委、市政府各项战略决策的顺利实施。

2022年董宅保护与挖掘发展工作第二阶段初步计划
2022年董宅保护与挖掘发展工作第二阶段初步计划

2022年董宅将进入保护与挖掘,挖掘与发展工作进入第二阶段。随着太原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等相关研学基地再董宅落地。未来工作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传承与活化——山西祁县晋商故居董宅历史保护记
传承与活化——山西祁县晋商故居董宅历史保护记

中华大地上的院落式古民居,记载着一个个家庭成百上千年的根魂历史,是留住“美丽乡愁”不可再生的物质基础,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从自身实际出发,探索非保护名录内乡土建筑的合理化保护之路,是山西祁县董宅业主思考和实践的地方。自2017年项目启动以来,已完成了专家考察评估、历史研究、小院故事撰写、数字化测绘保护、古建筑维修、小院活化利用等多个环节,增强了亲友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了家风的传承,故本文记录以供参考。

Copyright © 2023 3kua.com 董宅保护与修缮——全国首个数字化民宅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5056607号-1

未经许可请勿自行使用、转载、修改、复制、发行、出售、发表或以其它方式利用本网站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