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后,各地纷纷付诸行动。但具体实践中,一些地方把新农村建设简单地理解为“新村庄建设”,把注意力更多地方在了单纯追求“村容村貌”形象塑造上。脱离村庄实际,修广场、建高楼、搞雕塑、盖“别墅”、建“精品小区”,急速花样翻新之余,忽视了村庄建设应保持地域和民族特色,多少年来积淀下来的文脉切断了、祖祖辈辈凝练而成的肌理损伤了,村庄中山水相依、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融、共生的关系,在一阵风式的“运动中”,被人为破坏了。凡此种种,反映出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解上存在些误区。
2006年初,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了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要求各级政府安排资金支持编制村庄规划和开展村庄治理试点。指出应保持地域和民族特色,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要本着节约原则,充分立足现有基础进行房屋和设施改造,防止大拆大建。
为此,建议根据我国各地区、各民族历史文化特点,对东西南北农村风格特色差异进一步分层次研究地域类型、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制定研究进一步细化指导措施,提高指导的政策针对性和操作有效性。重点是在村庄规划建设时,一定要真正突出特色,除了保持其乡村特色、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外,不宜把新农村,盲目扩大,随意集聚,建成新城镇。不宜搞统一标准,不宜搞达标升级,不宜搞评比检查,更不宜以拆旧换新的数量与速度,搞“绩效评估”。
那么,今天我们党鲜明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体现在村庄建设中,到底有什么新意呢?我以为因地制宜是原则,根据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水平,不同的地域和文化特色,深入研究、慎重分析,制定符合本村实际的不同的发展阶段性,村庄建设目标、保护与开发的具体任务和聚集与新建的推进步骤,规划先行、量力而行,扎实有效地推进。
“新村庄建设”包含着村容、村貌建设,保持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新村庄建设”能搞到什么层次、什么水平、什么程度,是由农村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农民经济收入水平决定的。 保持地域和民族特色必须科学规划,注意把环境整治与完善配套设施相结合,使资源集约利用与农村公共物品提供、公共服务改善相统筹,最终是提升农村的生活品质、丰富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不注重科学规划,盲目照抄照搬城镇小区建设模式,不切实际贪大求洋的大拆大建,不顾地域和民族特色、发展水平、条件和保护环境,而脱离实际、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应力求避免。
落实“十一五”规划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在新村庄建设时保持地域和民族特色,必须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尊重村庄形成与发展的自然规律、村庄建设经济规律,把蕴藏在农民心中的创造力与农村社会、文化发展进程相结合。 在建立起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机制、发展机制、工作机制和参与机制的同时,特别注意村庄建设规划的权威性,使保持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村庄建设规范化、制度化,形成连续、稳定的规章制度。
新农村建设不等于“新村庄建设”?新农村建设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它既体现经济发展,又体现农民收入、生活质量的提高;既包含农村整体面貌、环境的变化,又包含农民素质的提升,还包括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等,是系统工程。
保持地域和民族特色的中国特色新村庄建设,体现在生产发展方面,就是要抓住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体现在生活宽裕方面,就是要明确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农民收入增加了,衣食住行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村庄建设才能更好地进行;体现在乡风文明方面,就是要大力提高农民素质,崇尚文明科学,促进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重点是体现在村容整洁,就是要以独特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展现农村新貌。
试想,如果我国各族人民生活的村庄,能充分展示出独特地域和民族特色,把多少年来积淀下来的文脉发扬光大,把祖祖辈辈凝练而成的肌理继承维护,把村庄中山水相依、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融、共生的关系整体保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那么,呈现出的必将是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展示出的必将是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和谐发展的美好景象。
特别指出的是,目前,全国4.8亿农村劳动力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2.4%,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0.2%,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7.3%。他们将是保持地域和民族特色,建设的中国特色新村庄的生力军、主力军。调研中,农民兄弟自己说,“盼致富,无思路;想致富,无技术;求致富,无门路”。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农村青年包括村庄规划建设知识和技能在内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强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尽早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使他们认识到他们生息的土地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能够珍惜并保护。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相对落后是历史形成的,但经济的落后不等于文化的贫瘠,不等于自然环境条件的落后,山水草木、花草鱼虫,日月星辰,田园风光,不亚于高楼林立、交通拥挤,相反,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乡间,才是无尽的财富。能充分展示出独特地域和民族特色的60多万个行政村、300多万个自然村,一定要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文化发展,在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的进程中,既要有紧迫感,但却不可急于求成,必须树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长期奋斗的思想,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地努力,使独俱特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新村庄建设美好蓝图逐步变为现实。
2022年董宅将进入保护与挖掘,挖掘与发展工作进入第二阶段。随着太原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等相关研学基地再董宅落地。未来工作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中华大地上的院落式古民居,记载着一个个家庭成百上千年的根魂历史,是留住“美丽乡愁”不可再生的物质基础,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从自身实际出发,探索非保护名录内乡土建筑的合理化保护之路,是山西祁县董宅业主思考和实践的地方。自2017年项目启动以来,已完成了专家考察评估、历史研究、小院故事撰写、数字化测绘保护、古建筑维修、小院活化利用等多个环节,增强了亲友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了家风的传承,故本文记录以供参考。
Copyright © 2023 3kua.com 董宅保护与修缮——全国首个数字化民宅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5056607号-1
未经许可请勿自行使用、转载、修改、复制、发行、出售、发表或以其它方式利用本网站之内容